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繁衍 >> 专家们带来的不只是健康,更是希望解放
编者按:包虫病是一种流行于西藏、青海等地广大牧区的由棘球蚴寄生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给当地群众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许多患者及其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控工作,社会各界也纷纷参与其中。年11月以来,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以下简称“三〇二医院”)作为国内首家参与“藏区千名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医院,积极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知识宣教,对疑似患者筛查和确诊患者的分级治疗,成果显著。
中国西藏网讯自年11月中华慈善总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启动实施“藏区千名贫困家庭包虫病患者救助行动”以来,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作为全国首家参与该项救助行动医院,一方面组织专家医疗队六上高原,实地大批量筛查包虫病,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和学科优势为包虫病重症患者治疗,其手术成功率达到%。专家们给藏区包虫病患者带来了健康,更是幸福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国家在西藏基层医疗卫生资金和设备的投入相当大,三〇二医院医疗队在藏区看到,每到一地,医院都有崭新的B超等诊疗设备。但能够得心应手掌握和使用这些器材筛查包虫病的医生有些不足,医院里的诊疗设备仪器甚至从运来之后就没有拆封。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二科副主任臧红、超声科主治医师冯卉在提到目前藏区基层医务人员不敷使用的现状时感慨道。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肝脏寄生包虫病的技术优势,为西藏和藏区建设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长期造福当地群众,成为三〇二医院探索的重点方向。
首先,三〇二医院在一线开展包虫病筛查、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带基层医疗机构,努力帮助藏区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图为三〇二医院专家在西藏自治医院指导当地医务人员筛查包虫病。
为了改善西藏和藏区包虫病高发但医疗卫生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医疗队将自身作为“播种机”,每到一地均在执行筛查任务之余“见缝插针”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为他们讲解如何做超声检查、如何找出病灶、如何看片子等实用技能,培训内容涵盖传染病和肝病的诊断、治疗、感控、保健等,医院诊治水平,使当地藏族群众长期受益。
其次,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医院在实施包虫病手术时大多选择传统的手术方案,这样更容易操作,但存在出血量较大、易造成并发症、易残留复发等问题。
三〇二医院还与西藏医院——西医院医院建立技术帮扶关系,致医院。合作内容包括三〇二医院专家定期与该院开展联合查房和疑难病例会诊,分享包虫病外科手术、影像学和超声技术经验等。实现了西藏、青海两省区主要包虫病医疗机构的技术帮扶覆盖。
图为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主任刘振文、主治医师任辉在西医院进行手术示范和指导。
三〇二医院牵头举办了全军藏区包虫病筛查诊断与医院,帮助24医院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并牵头举办了西藏自治区包虫病外科规范化诊疗技术培训班,为来自藏区及驻藏部队14家医院的业务骨干进行了规范化培训,医院共同为广大各族群众服务。
三〇二医院专家们对藏区包虫病筛查和救助工作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重点——预防大于治疗。除了为西藏和藏区百姓带去先进的诊疗方法,他们更希望唤醒藏区各族群众防范包虫病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据了解,西藏和藏区部分农牧民生活环境恶劣,卫生条件较差,对包虫病的相关知识匮乏、防范意识不强,有与传染源家畜亲密接触的生活习惯,这都是当地包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在深入基层筛查包虫病的行动中,医疗队员们从小处着手,见缝插针,以筛查活动为契机,在群众排队等候和接受检查等环节组织健康宣教,对中小学校的师生开展集中科普,增强基层农牧民群众的防病治病意识,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护士长白瑛曾先后参与护理过近二十批来自藏区、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包虫病患者。她和同事们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为了让患者病人理解,护士们用藏汉两种文字精心制作了防治包虫病的招贴画,同时从日常习惯入手,引导患者养成喝开水、吃熟食、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在三〇二医院接受治疗痊愈回家的患者,回到藏区后也自发加入了向亲朋好友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的行列。
图为三〇二医院医护人员为来自藏区的患者讲解包虫病防治知识。
来自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的青梅才措于年1月在三〇二医院接受了手术。她说,医生对她“简直太好了”,术后恢复得很好,“比之前都胖了”。她现在经常会给自家亲戚讲回家要先洗手、少摸狗等预防包虫病的健康好习惯。
同样来自称多县的土旦江永是当地一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寺院——康囊寺中的一名僧人,他的妹妹白拉则是一位尼姑,兄妹两人同为包虫病患者,在救助行动的帮助下双双来到三〇二医院接受手术。
土旦江永加入了宣传包虫病防治常识的行列,在他还没出院时,就已经指着病房里的包虫病宣传张贴画,为新来的一批包虫病患者讲解防治知识了。他表示,要将医护人员教给他的包虫病防治知识带给家乡的乡亲们,让他们改掉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
三〇二医院肝胆外科二中心二科副主任臧红表示,包虫病的预防大于治疗,因此她最想留给当地百姓的是健康观念,以便从根本上预防包虫病。她说,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的妈妈,她在做筛查的时候,特别害怕从孩子身上查出来病灶,因为包虫病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此前有过十三四岁患者看起来身高只有六七岁大小的案例。孩子对新观念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也是未来的顶梁柱,对他们进行宣教,培养防护意识和健康观念,希望今后筛查出来的包虫病患者越来越少,恰如古人说过的一句话: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中国西藏网文/苏文彦图片由三〇二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