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ldquo只要努力,就能成功rdq

发布时间:2022/5/6 9:50:23   
北京好看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题图:电影《寄生虫》剧照细数近当代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西方学者,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J.Sandel)一定是其中之一。年轻人对桑德尔的最初印象,来自哈佛第一节免费对外的公开课《公正》(Justice),他站在哈佛大学的报告厅里,向大家抛出了那个难解的电车难题。中国的学生们,得益于公开课的萌芽,在地球的另一端以视频的形式看到了翻译引进后的课堂。因为公正课的流行,桑德尔在中国掀起了从民间到官方的现象级讨论,并在年后频繁访华。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为全世界所瞩目,桑德尔的公正课和《金钱不能买什么》等书,就像是在狂奔的发展进程中为我们敲响的一次警钟。我们当时处在一个经济发展和基础建设加速完备的状态,竞争逻辑在改革开放以后成为社会的意识底色。而那些深陷市场秩序可能带来的分配不均、个体化等种种问题,在近些年开始逐渐显现,与其说桑德尔预见了未来,不如说中国与他所处的美国,共享了这些问题。在桑德尔最新出版的《精英的傲慢》中,他将批判的目光放到了精英身上。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优绩至上”——只要愿意努力,就能成功。不论是中国社会还是美国社会,我们都有着通过奋斗攀上成功阶梯的强烈愿望,在新书里,桑德尔否定了优绩制度对“向上流动”的承诺。在这种优绩制度之下,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总是焦虑?失败是因为我们自身还不够勤勉吗?在中国语境下,优绩主义以哪些形式呈现?而桑德尔提出的“社群主义”,又是否足以成为一种替代的方案?我们和时评人陈迪、媒体人郝汉,聊了聊桑德尔和他的这本《精英的傲慢》。长按并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