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形状 >> 寄生虫革命无罪寄生有理
在刚刚结束的92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中,来自韩国的影片《寄生虫》爆冷战败一众好莱坞大片,斩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等四项大项。可以说不光改写了韩国电影历史,也改写了亚洲电影乃至世界电影史!
《寄生虫》讲述居住在地下室的贫苦韩国底层人基宇一家,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居住在山顶大别墅的富人朴社长一家并先后成功混入家庭成为服务人员,活动了丰厚的报酬,生活有了着落。暗自窃喜之余他们却发现别墅地下室寄居着的另外一家人。几个家庭之间的共存与争斗产生了一系列悲喜交加的故事。
奉俊昊部《寄生虫》确实称得上9分以上的好片,故事构架非常的精巧,《情圣》的壳、《小偷家族的》的肉、《驴得水》骨。类型也比较杂糅,剧情、悬疑、惊悚、温情、黑色幽默兼有。
宋康昊的演技无可挑剔,演绎底层小人物丝丝入扣,有全然的代入感。电影的基调由温馨逐渐灰暗,从前期天真而荒诞的“希望”,到尴尬而残酷的“绝望”,最后是无奈而讽刺的“奢望”。
影片可以解读的空间非常丰富。其中社会隐喻非常明显,阶层的分化让即使同处一个空间的人们有着天渊之别,仿佛平行世界般的存在。我想就从不同阶层的视角谈一下,为什么这部影片可以在好莱坞引起这么大反响?
·积极
影片中层人为了生存犹如蟑螂般顽强求生,从折纸盒、设计、家教、司机、保姆,无所不能,一家人为了生存可以说非常拼了。
·乐观
尽管经济形势不好,全家人处于失业状态中。像所有升斗小民一样,期待着有好运降临。他们从没有放弃想要一份体面的工作、一个宽敞舒适房屋的梦想。
·无力
然而残酷的现实与丑恶的人性,让基宇一家逐渐认识到梦想的远离,而更重要是自己的渺小,无力改变这样的现实。自己的乐观是多么的盲目和无知。
平等的视角
·尊严
基宇一家虽然没有稳定的收入,但是他们梦想着可以有朝一日过上上层人的生活,因此保持这一份倔强的自尊。相比朴社长前保姆一家负债累累、四处躲藏的状况来说,基宇一家有着充分的优越感。“我们穷人就应该互相照顾嘛”“哼,我可不是穷人!”
·计划
基宇一家希望可以像有钱人一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甚至梦想着基宇可以娶到朴社长的女儿,一家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搬进别墅。
上层的视角
·因为有钱,所以善良
是单纯、善良的朴夫人给了基宇一家可以“寄生”的机会,甚至给了前保姆一家“寄生”的机会。“我要是有钱,住在这里,我也会很善良。”基宇妈妈这样说。
·蟑螂
“如果这时候朴社长一家人回来,我们应该会像蟑螂见到人一样吧?”基宇妈妈的一句话道出了一家人的讽刺和辛酸。
·味道
朴社长的小儿子、朴社长与太太都曾注意到的金家人身上的味道,一种萝卜干或煮抹布的味道、一种地铁上会有的味道、一种穷人的味道、一种越界的味道。
自以为隐藏得很好的基宇一家,满心期待可以完美融入上层家庭,但是却因为这样的细节被别人发觉。基宇一家被掩饰的尊严一下子裸露出来。
导演奉俊昊为我们展现一个丰富、复杂而又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不问对错,只问因果。今年奥斯卡大热的另一部《小丑》也是持类似的观念,在当今这个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世界,面对底层人的痛苦和无奈,需要的更多不是高谈阔论的大道理,而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之发声、呐喊。近些年这种倾向已经从政治领域逐渐蔓延到文艺领域。
《寄生虫》的成功标志着如今底层的声音已经成为主流的声音。我不知道应该庆幸还是担忧,因为这样的时代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似曾相识。希望这永远只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的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