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形状 >> 寄生虫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
寄生虫是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可作为病原体,也可作为媒介传播疾病。
寄生虫特征是在宿主或寄主体内或附着于体外以获取维持其生产、生存、发育或者繁殖所需的营养或者庇护的一切生物。许多小生物以寄生的方式生存,依附在更大的动物身上。
而电影取名为寄生虫,直指了当下社会最刺痛、敏感,容易引起所有人共鸣和争议的话题:贫富问题和阶层跨越。
01穷人和富人的差距
电影一开场就将焦点放在了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一家四口以做外卖盒为生,连上个网都要蹲在厕所里,勉强蹭一蹭邻居的wifi。
爸爸是一个无业游民,女儿基婷学过画画,但是水平一般也没学历,所以也没有工作。儿子基宇,连续4年高考失败,只能在家里啃老。
富人朴社长一家生活在著名设计师建造的别墅里,环境雅致,室外是葱郁树木和大草坪,一栋三层别墅里只有社长一家四口和一个女保姆住着。
原本毫无关系的两个家庭,因为基宇的同学敏赫而有了交集。
基宇的同学敏赫要出国留学了,就把原本在富人家家庭教授的工作介绍给了基宇。
在妹妹妙手回春的PS下,4次高考失败的哥哥拿着假文凭,顺利拿到了富豪家的OFFER。
哥哥到了富豪社长家,顺利融入。
还发现了社长老婆有一个巨大的焦虑:
小儿子相当好动,不听话,但很爱画画。
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哥哥充分抓住富人最爱找熟人帮忙的软肋,设局将自己的妹妹包装成了留美归来的艺术心理系专家。
妹妹成功拿到工作,负责教社长小儿子画画。
看着富人家的生活,他们欲望不断膨胀,又设计各种套路让富人辞退了司机,继而安排了父亲基泽当了司机。
设计弄走了前管家,让他们的妈妈顺利进入到富人的家里,成功当上了管家,至此原本生活在两个极端的家庭,成功结合在一起。
穷人一家子就这样仅仅的吸附在了富人的身上。
这天富人一家出去玩,他们在富人的家里喝酒、吃东西,躺在精致的大沙发上,桌子上散落着食物的垃圾,像是这栋别墅的新主人。
然而这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门铃声打破。
不速之客是之前被解雇的女管家,她一脸乌青,说是被讨债的人打的,希望回别墅取点东西。
基宇的妈妈忠淑放她进来,没想到,发现了一个骇人的秘密:别墅里的地下室里,住着旧管家的丈夫,就靠着妻子给他送饭活着。旧管家和她的丈夫,也是富人的寄生虫。
前女管家和她那隐藏在朴家地下室的丈夫和基宇一家都是“寄生虫”的身份相继在对方面前暴露,两家人陷入博弈和混斗。最终前女管家被基宇妈妈踢下楼梯造成重伤,和她丈夫被关进地下室,基宇一家在朴家不知情的情况下顺利逃脱。
三人躺在政府救济灾民的地方,彻夜难眠,第二天还要去富人家忙碌小儿子的生日聚会。
前女管家丈夫看着妻子死去进而暴走,在朴太太给儿子举办的生日派对上把基宇砸成重伤,捅死了基宇妹妹,然后被基宇妈妈制服。朴社长推开地上的前女管家丈夫拿走钥匙时捂着鼻子忍受恶臭,这一举动触怒了基宇爸爸,因此他拿刀“反捅”了朴社长并逃走。
基宇和他妈妈相继被判刑,朴家住的豪宅也换了主人。
基宇去山里眺望那座豪宅时偶然发现他父亲原来逃进了地下室,并通过莫斯密码给他写信,内心重新燃起希望的基宇想要发愤图强把父亲从地下室救出,但他似乎只能通过做梦才能实现内心的计划。
不得不说,《寄生虫》里面连续紧凑的剧情,基宇和前女管家两家“寄生虫”乱斗时的各种反转,以及最后基宇爸爸捅向朴社长那一刀,这些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贯穿整个剧情的线索有两个——石头和气味,对应着基宇和他父亲基泽。
02暗示命运的石头
石头,是这个故事的起因,也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四大功能:好运之石、欲望之扉、镇心之宝、惹祸之源。
一开场,学长就给这个毫无希望的穷人家庭带来了好运
1)一块据说能带来财富和运气的奇石
2)一份给富豪家女儿当家教的工作
去社长家时,
儿子非常诡异地在包里背着这块石头。
既像是一种来自上层的压力,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他,压得喘不过气。只能像抱着石头一样蹒跚前行。
更代表了一种安全感。
因为他一手策划了“奸计”,做了亏心事,心里并不踏实。
只有背着这块石头,他才能心安理得。
随着,他为妹妹和父母找到了在富豪家的工作,赢得了社长女儿的心,愈发觉得这块石头真的太灵了。
从而,打开了欲望之扉:
幻想起了将来凤凰男翻身,迎娶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的美好幻象。
这种执念也变成了一种迷信:石=运=钱
在发大水家里被淹之际,儿子依旧在第一时间找到这块奇石。
在他心中,石头的重要性堪比存折/黄金。
在睡体育馆时,
他一直死死捂着这块镇心之宝,生怕掉了。
然而,最终这块石头竟成了惹祸之源。
原本,他想到地下室去看看情况进行谈判,没想到因为太紧张,不小心石头一松手,砸到了如蟑螂般生存的前管家老公的脸上
后者彻底被激怒,爬到阳光下,上演了那场丧心病狂的杀戮,穷人儿子自己也差点丢了命。
到了故事最后,基宇在做着“发家致富”的美梦时,石头再次出现,被基宇放回了大自然的河里,代表了他放下了那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这颗石头虽然一开始被基宇朋友称作奇石,但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和周围的石头并无差异,仿佛也在说明基宇的命运注定就是这般碌碌无为。
03逾越阶级的气味
电影里,关于气味的隐喻无处不在。朴社长的小儿子最先发现基婷身上有一股味道,这个味道和新保姆忠淑身上的气味一模一样。
后来,朴社长也从新司机基泽身上闻了出来,他对妻子说“是曾经坐地铁时闻过的味道”。
坐在后座上,他无法掩饰地捂住鼻子,引得基泽用手指拈起衣角嗅自己身上的味。
这味道,是基泽一家常年住地下室沾染的气味。在富人一家眼里,这是与他们格格不入的穷人的味道。
在电影中,这味道也象征两个阶层之间难以跨越的横亘。朴社长一家待佣人温和,给的报酬也算大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但朴社长无法容忍穷人的越界行为。朴社长对妻子说:“司机总是在越界的边缘,再越界就要开掉他了。”
第一次,当司机基泽询问其是否爱妻子,朴社长面露不悦。
第二次是在朴社长小儿子的生日聚会上,基泽说:“您花这么多心思,一定很爱妻子吧。
朴社长傲慢地瞥他一眼,强调说,就当是工作就好了。像朋友一般地聊天,平起平坐,在朴社长看来是不允许的事情。下人,是为自己服务的工具。
而在前管家丈夫捅死基宇妹妹的时候,社长一点也没有救助穷人女儿的意思,一心想着讨车钥匙,还捂着鼻子,对穷人身上的酸臭味极其厌恶,彻底将宋康昊激怒。
其实,这一切似乎都是因为社长而起,他供养着所有人,这些人全都寄生在社长身上。
那个时刻,寄生虫要干掉母体了!
关于气味,我觉得奉俊昊在“敏感”这件事上的对比处理真心到位:一边是对气味不以为然,却对富人的反应耿耿于怀的基泽,另一边则是对贫富阶层的差距不以为然,却对气味嫌弃至极的朴生长。
这种根本上的差异也造就了最后那看似矛盾的一刀。
04寄生虫的思想决定了悲剧
电影里的穷人一家有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也是有的,儿子基宇有不错的学业基础,因为定的目标太高,非名牌大学不考,才几次落榜。父亲曾开过炸鸡店,开过“台湾古早蛋糕”店,但投资失败,也做过司机。妹妹是美术生,虽然没考上大学,但专业实力还是有的。
他们并非没有一技之长,如果想上进,愿意吃苦,不甘心平庸现状,一定能找到让日子变好点的方法。
就比如,一家人都为富人工作,有不错的薪水,但电影里没有看到他们盘算着离开又脏又臭的地下室,而是用钱去吃吃喝喝,满足寄生在富人家庭的生活。
欲望的无节制也滋生了罪恶,因为害怕富人发现真相,妈妈贞淑把旧管家从楼梯口推下摔死,儿子基宇去地下室准备杀死绑着的旧管家丈夫,清除他们寄生在富人家里的最大威胁。
导演用近乎冷静的视角,记叙了穷人一家和富人一家的故事。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在困境面前不得不做抉择的人。
电影也反映了韩国的一些社会现状。据豆瓣网友
RUNE说:“近年来的韩国失业青年多在百万计(截止年韩国总人口.00万人),像基宇这样的家境,只有考上这种顶级名校才可能找到一份改变阶级的机会。”这也就不难理解基宇父亲口中所说的:“几百个大学生去应聘一个保安的职位。”
一代一代地去努力,争取每次向上走一点,在抱怨社会无用的情况下,这是改变命运最有用的方法。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这篇电影给普通人的启发,或许就是在欲望面前保持清明,脚踏实地走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