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是第一部夺得金棕榈奖的韩国电影,在韩国观影人数破千万,差不多每5个韩国人,就有一个为它走进了影院…它以极具争议的社会话题,全球观众的广泛赞誉,职业影评人的意见分歧,席卷全球各大媒体,成为今年最具话题性的现象级电影。赞扬它的影评人认为,影片兼顾了商业性和文艺性,在技巧上毫无瑕疵,同时反映了冰冷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对人性的隐喻。但也有一些影评人表示失望,觉得影片情节破绽过多,故事逻辑很难成立,人物刻画过于脸谱化,工整有余而深刻不足。观影之后,我认为两种意见都有一定的道理,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同样明显的电影,它是佳片,但不是神片。总体来说,它的优点盖过了缺点,抛开故事逻辑的那些不合理性,这是一部难得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好电影。我们来看看它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韩国首尔的地下室,住着住着贫困潦倒的一家人,爸爸基泽、妈妈忠淑、哥哥基宇和妹妹基婷,地下室潮湿发霉,蟑螂成群…这家人没有一个人有正式工作,只是偶尔打打散工赚些外快,不过,因为老同学的推荐,哥哥基宇得到了一个给富家女儿当家教的机会。于是,有些美术功底和天赋的妹妹帮考了多年都没考上大学的哥哥伪造了名牌大学证书,哥哥基宇顺利的通过面试成为富人家里的家教。一家人为哥哥的成功感到高兴,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想尽办法,用尽手段,先后将妹妹,爸爸,妈妈拉了进来服务于这个富人家庭。但是,谁都没有想到,一系列意外的突发事件,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和这个富有的家庭,同时都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很多人认为,影片反映的是贫富差距,阶级固化,但我认为,影片真正想表达的是:富人虚伪,穷人互害,这是人的本质,也是当今的社会现实。表面上,富人对穷人一家都很尊重,但是内心里,他们是看不起穷人的,他们非常讨厌穷人的越线,同时也非常嫌弃穷人的味道。影片里,朴社长不止一次的说出越线这个词,他认为基泽作为自己的司机,做好该做的工作就行了,不该说的话别说,否则就是越线了。其实人与人之间都是有界限的,不管身份平不平等的人都有,只不过朴社长嘴里的越线,多少都带些富人对穷人的歧视。最让基泽受不了的是,朴社长他们嫌弃自己一家人的味道,他们那无意中皱眉掩鼻的表情,时刻提醒着自己身上有着穷人的味道,让人自卑,令人屈辱。什么是穷人的味道呢?用朴社长的话说,那就是地铁的味道,对于基泽一家来说,那就是长期住在地下室而附于身体的异味。这种由生活习惯形成的味道,如影随形,不是洗个澡、换身衣服就能掩盖的,所以朴社长闻到了,朴太太闻到了,小儿子更是在一家四口身上都闻到了。虽然朴社长夫妇选择了隐忍,但骨子里的那种厌恶和反感,还是让金基泽一家看在了眼中,并如同钢针一般,深深地刺进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这就是富人的虚伪,他们表面上尊重社会低层,同情穷人,但内心却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骨子里看不起穷人,这样的富人韩国有,中国也有。前阵子受台风利奇马影响,上海全市暴雨,住在上海的中国内地女作家、编剧张晓晗因家里马桶被堵,发了一条微博,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她称看完《寄生虫》后,体谅到大家都不容易,所以宁愿自己饿着,也不在暴雨的恶劣天气下叫外卖,秀了一波体谅外卖小哥的善良。与此同时,她还特意买了工具自己通马桶,但是,在用了两个小时都没搞定马桶的情形下,她突然变脸发飙了……“我做的是人类精英的工作、过的是TOP5的生活、闻得出你们这些人身上的地铁味、和你们奔波在暴雨中的人不一样,凭什么我要自己通马桶?”自认为“住着小两千万的房子”,已经跻身上层阶级的她,体面却在物业如果10分钟不上门服务就报警、找人揍楼管的言语下全然崩塌,令人唏嘘。这就是富人的虚伪,残酷又真实,事后张晓晗引发大批网友批评,甚至被爆出多次抄袭文章的事情,但这是后话,在此不提。而《寄生虫》除了表达了富人虚伪的本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穷人互害的社会现实。为了达到栖身富豪人家的目的,金基泽一家不惜采用栽赃陷害的手段,先后使朴社长家原来的司机和管家遭到解雇,自己取而代之。事后,爸爸有点过意不去,说希望司机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女儿马上打断了他:“那么关心别人干嘛,我们自己才是最大的问题,担心自己就好了!”这就是真实的穷人,他们可怜兮兮的背后,是自私和市侩、狡诈和算计,他们总是能找到各种借口,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开脱…他们对强者恐惧,对弱者鄙视,遇到比自己境况更差的人时,他们本能的充满着排斥,自己越是可怜,就越是喜欢欺负别的可怜人。比如影片中,妈妈忠淑发现原来的管家夫妻与自己的家人一样,同样是地下室寄居者,同样是穷人,但她却没有半点的同情,还摆出一副人上人的样子。于是,本该同病相怜的两家人,最后却为了各自利益而相互威胁、大打出手,直到最终造成无法收拾的悲惨结局。这就是穷人互害,又叫做底层互害,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穷人都是如此,但确实是一部分社会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如果穷人的上升通道被堵死,这种状态很难改变,而最可悲的是,穷人一旦变成富人,这种状态也不会改变,因为他们对此已经不关心了。穷人喜欢说,如果我有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但事实上,如果他们真的有了钱,他们就会像张晓晗一样,以社会上层自居,看不起那些挤地铁的穷人了。鲁迅先生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另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寄生虫》对穷人和富人都抱着一种复杂的态度,没有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但它讲的故事,很容易让人陷入深思。一部影片,能引起一些人的思考,开拓一些人的视野,我觉得也就够了,更何况,导演奉俊昊和主演宋康昊还是拍出《杀人回忆》的最佳拍档呢?它也许改变不了现状,但承载了一定的思想,这样的电影值得一看。-END-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