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习性 >> 爱豆电视剧演员电影咖一锅乱炖影视圈的
今日话题
字数:阅读时间:5min
在日本娱乐圈,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优(演员)>歌手>搞笑艺人>爱豆(偶像),韩国娱乐圈也是如此,但中国影视圈似乎正在打破这一趋势。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娱乐圈影视圈的鄙视链。
▼
(吴亦凡。ICphoto/图)
近年来,影视圈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演员之间的次元壁在被打破。唱跳的爱豆,也争先成了电视演员、电影演员;而以往的电影咖,也纷纷出演了电视剧;同时一些大制作电视剧中,当爱豆是主演时,总会叫上一些资深的演技派给爱豆作配。
在传统印象中,影视圈存在着一个演员鄙视链:电影演员高于电视演员,电视演员又高于爱豆。如今,这个鄙视链是否正在被打破?为了更好地凸显中国演艺圈的情况,东亚的日韩刚好成为极好的参照。它们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可以为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
爱豆地位最低?中国是例外
在日本娱乐圈,一直有这样一个说法,优(演员)>歌手>搞笑艺人>爱豆(偶像)。爱豆在日本娱乐圈的地位是最低的。这指涉的当然是普遍情况,不能以个例来论证整体,譬如你拿一线爱豆跟七线小演员相比,当然是一线爱豆的地位更高了。
日本爱豆地位低,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爱豆的准入门槛很低。夸张一点说,人人都可以当爱豆,尤其是一些地下的偶像团队,对成员几乎没什么要求。所以爱豆在日本,只是贩卖梦想的职业,在公众的印象中,爱豆没什么技能,粉丝的爱是他们全部的供养。演员有演技,歌手会唱歌,搞笑艺人有艺能,爱豆可能什么都没有。
中国的许多爱豆,出演个选秀综艺,一下子就成为顶流,各种资源拿到手软。从最早的“归国四子”到现在的王一博、肖战等人,都是从爱豆成为可以拿到一线资源的演员。为什么日本的爱豆就不能呢?
这跟日本娱乐圈的体制有关。日本娱乐圈掌握话语权的是经纪公司、电视台,大部分资源都被它们垄断,并且相互之间形成很深的利益勾连,爱豆个体很难绕过经纪公司,出演电视台作品。再红的爱豆也只是经纪公司里打工仔,必须乖乖听经纪公司安排,经纪公司一封杀或冷藏,爱豆就很难有曝光率。而日本的电视台常常是制播一体的,电视台选择演员从来都是根据演技、口碑和影响力,爱豆想要主役出演黄金档的电视剧的几率,凤毛麟角。
所以,爱豆这个职业,在日本是远远低于演员和歌手的。
韩国爱豆的地位,普遍也低于演员和歌手。韩国的偶像产业高度发达,很大一部分年轻人都曾有过练习生经历,而韩国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组合出道,大部分都只是炮灰,爱豆的地位和处境可想而知。
韩国走红的爱豆里出演电视剧的几率很高,这是因为韩国制播分离的电视剧不少,有些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是同一个老板,话语权比较高的经纪公司就会“夹带私货”,把爱豆往电视剧里面塞,有些一开始还只是配角,演个两三部剧后就是主角。
但韩国观众不会因为爱豆人气高,就放松对他演技的要求,不会像国内的粉丝那样瞎吹捧。韩国电视剧几乎没有配音,且播出时是没有字幕的,爱豆的烂演技一览无余,观众也不会嘴下留情。而一旦爱豆出演的电视剧收视率不好,观众也会将责任丢到爱豆头上。所以在韩国爱豆跨界当演员,背负的压力并不小。
中国是全世界当爱豆最容易的国家之一了。你打开微博超话,看看那些排名在前50的爱豆里,有多少个没有演过电视剧或电影?几乎没有。爱豆可以在电视演员、电影演员之间来回切换——不管他有没有演技。那些顶流爱豆,很轻松可以拿到顶级制作的电视剧或电影的一番。因此中国娱乐圈动不动就有撕番——这在日韩基本是不可能出现的,让爱豆当大制作的一番,是在做梦吗?
日韩普遍“鄙视”爱豆情形不一定合理,但它对于国内走火入魔的爱豆文化也是一种警醒:当流量成为唯一的指标,就意味着行业的标准被破坏,这对于影视行业是一种伤害。
(获得第92届奥斯卡四项大奖的韩国影片《寄生虫》主创团队在韩国首尔举行记者会。新华社记者王婧嫱/图)
电影咖地位高?演技是关键
此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或地区的娱乐圈,电影咖的地位远高于电视咖。
韩国就很典型。电影演员的地位高于电视剧演员,而电影演员的最大荣耀是被舆论称为“忠武路演员”。忠武路是韩国首尔市中心的一个地名,二十年代韩国电影创建之初主要电影院和电影制作公司的集中地,是韩国电影的摇篮,被称为韩国的“好莱坞”,也成为韩国电影的代名词。
国内观众都很熟悉崔珉植、宋康昊、薛景求、河正宇、黄政民、全度妍,都是忠武路大拿级别的人物,他们鲜少出演电视剧,有的甚至从未出演过电视剧。如果出演电视剧了,韩国媒体也会争相报道,跟国内认为电影咖“下凡”的口吻一模一样。韩国娱乐圈更敬重电影咖,既出于专业方面的考量,认为大银幕更考验演技;同时也出于一种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因为电影是最具国际性的文娱媒介之一,出色的作品和演员能够给韩国带来荣耀。譬如《寄生虫》拿到奥斯卡最佳电影,有助于韩国文化输出,也进一步抬高忠武路的地位。
日本的情形有些不同。日本很少有纯粹的电影咖,日本一线的影视明星,几乎都是一手抓电视剧,一手抓电影。并且,主流电视台主役演员,要出演电影比较容易,但有名的电影演员想要主役出演主流电视台黄金档的电视剧,则存在不少挑战,不少是从戏份不多的配角演起。因此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日本电视咖的地位比电影咖还要高。
出现这样的局面,与日本电视台的强势,和真人电影产业的弱势是相关的。日本的主流电视台就那么几个,一年播的电视剧也就那么几部,电视剧是演员获得曝光率最重要的途径。虽然日本演员出演电视剧的片酬不高,哪怕是一线明星单集片酬如果能够20万元也是屈指可数,一部电视剧总片酬也就万元,扣除掉经纪公司抽成,到演员手中并不多。对于日本演员来说,广告代言的代言比较大头,而这又与演技、曝光率和公众好感度相关。
日本影视输出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动漫。日本电影市场常年叱咤风云的,也是动漫电影。像日本影史票房TOP10里,动画电影占了6部,去年大热的《鬼灭之刃》是影史第一;如果扣除掉国外电影,排名前10的,有8部是动画片。真人剧情片的生存空间很小,电影演员的能见度也受到一定的挤压。当然,如果电影演员国际化了,那在日本也是最一线的大咖,比如役所广司、渡边谦、北野武。
不过,总的来说,无论是日韩还是中国,电影咖与电视咖的地位高低,并没有那么绝对。尤其是当剧集精品化,电影与电视剧的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形下,电影演员与电视剧演员之间的流动更加频繁。观众真正敬重的是有演技的好演员,演技傍身,出演电视剧或电影又有什么关系呢?有演技,是不是爱豆也就没那么重要。
所以,爱豆、电视演员、电影演员之间可以没有鄙视链,演技好的演员和演技不好的演员之间的鄙视链,却始终存在于观众的评价里。在日韩,观众的评价并不会因演员的身份而“看人下菜碟”;而在国内,哪怕爱豆演技烂,在粉丝“演技炸裂”的吹捧下,仍旧跃居资源链的顶端——这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
▼
相关文章推荐
随着年轻观众的崛起,他们的审美口味也主导了电影的票房市场。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的电影当然不会“过时”,可是他们已经失去了商业上呼风唤雨的那种能量。
↓点击阅读↓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下海拍网剧,这是掉价吗?》
·南周知道出品·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
·但是欢迎分享到朋友圈哦·
点一下,知识的储备又增加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