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回望,整个夏天。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的获奖影片《寄生虫》的光芒还未完全散去。二刷《寄生虫》,反而更喜欢去年的《燃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寄生虫》胜在有反转,戏好看。因此打败昆汀的《好莱坞往事》,同时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获得的金棕榈奖。反观《寄生虫》电影本身,说了很多,其实什么也没有说。因为影片并没有直面最深层次的真相,不敢直面那个终极的问题,只能用“人性”的多变无奈,“戏剧性”的冲突表达,快速潦草地搪塞过去。情节,戏剧反转寄生虫是一种病,穷也是一种病。印象最深刻的,还记得《我不是药神》里张长林说的那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这病没法治。影片的主要人物是这么一家子,他们住在半地下室,这里有狭隘的空间,昏暗的光线,打虫药呛的人喘不过气,动辄还有醉汉在外撒尿呕吐。一家人穷到极点,连蹭网都要兄妹俩一起蹲在全家最高处“马桶旁”,这样才能联系到外面,联系到零活儿,比如折披萨盒。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金基宇(崔宇植饰演)由高中同学介绍,有机会能够去给有钱人家的女孩补习英语。他揣着美术天才妹妹金基婷(朴素丹饰演)在网吧PS证件,走进了阳光明媚的上流生活。在基宇有气势的忽悠下,女孩对他很有好感。之后第二个情节出现了,这家还有个弟弟,是个自由散漫的印第安控。弟弟喜欢画画,也经常神经兮兮,都源于一年级的一次“闹鬼”,使他的精神心理都受到伤害。这里的“闹鬼”也是为剧情的反转,埋下了影子。既然是喜欢美术,顺水推舟地,妹妹化身为刚从美国归来的艺术治疗师杰西卡。她不负众望,把女主和孩子迅速说服。第三个情节,妹妹用计使司机被解雇,爸爸金基泽(宋康昊饰演)正式上岗。接着是管家一职,妈妈上岗,这一段还是比较精彩。接下来的戏剧性情节接二连三:既然有钱赚,一家人当然要整整齐齐。看到这里,观众都还以为这是一个《小偷家族》式另类的爱的家庭。错了,反转出现。小儿子生日这一天,主人家出去露营,一家人鸠占鹊巢,在豪宅里晒太阳、泡澡、喝啤酒。他们感叹着有钱人单纯,没烦恼,然后就讨论到了自己。他们说,自己就像——蟑螂。电影空间运用冷、暖色调的强烈对比,在烘托气氛的同时,给观众带来反差,突显两个家庭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的差距。细节,深入人心朴夫人在给基宇包工资进信封时,偷偷抽了几张钱币出来,却谎称给基宇的工资要比敏赫多得多。敏赫送来石头的时候,说他家中各处都塞满了各种奇石,就数这块最能带来财运和好运,但他的真正意图其实是:这块石头是假的名贵奇石。有个画面,基宇在被水淹没的家中,看着本该沉底的石头慢慢地浮出水面。这可能就是基宇脑袋被猛砸石头,却没死没傻的缘故。只是从地摊这种地方随便买来编个理由欺骗基宇,让他代替自己去当补习老师看着多惠的。为什么选他呢?因为多惠是绝对不会看上他这种穷人的。富人家男主人闲聊说女管家唯一的坏处就是吃两人份的饭,而且小儿子一年级见鬼也是因为女管家老公半夜起来偷吃东西,但女管家却跟主角一家撒谎,说她老公吃的都是自己工资买的。雨夜,女管家脸上的伤,很可能是被她口中老公的追债者所打的,因为她提到“四年了,那些追债者还在找他”,只有逐出豪宅,刚被骚扰才会这么清楚。不得不承认这些细节是必要的,也为剧本的感染力带来质的飞跃。可是在整体的推进上,导演做了太多为了推进而推进的情节设定。回味几遍影片,发现“穷人的味道”这个符号不是那么的完美,有些刻意也没有太起作用。披萨、石头、杀虫剂、虫子、尿尿的男人,以及地下室、豪宅这一系列符号,都没有使用好。不是太生硬,就是太强调,要不就是虎头蛇尾。《寄生虫》里所描摹的上层社会,不应该是这样的傻白甜。那么轻易地相信人,让高二的女儿跟年轻的男性补习老师独处一室;轻易地相信一个又一个的岗位推荐;轻易地相信对老保姆的构陷。仿佛毫无社会经验,同时毫无生活能力,连找保姆这样的大事都需要等司机推荐。一切都好像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按照编剧的思路去发展,可现实呢,哪那么容易。与之对应所描摹的底层社会,也没有这么强大的能力。可以帮人补习英语,可以轻松把调皮的小男孩搞定。可以开车开得很专业,可以做家政让女主人无可挑剔。“底层”之所以是“底层”,最缺少的并不只是钱,而是视野与精力。底层穷困的生活让人没有精力学习,没有精力思考,也很难去筹划未来。所谓“穷人的味道”,不是一种气味,而是一种放弃的绝望,一种无能为力的窒息感。可惜,《寄生虫》表达的太过生硬,通过动作、肢体、语言、氛围,使观者看见,并刻意引导,没有给到独立思考、留白的空间。也许,有人说了:这是戏剧的表现手法,他们有各自的符号。的确,不然怎么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情绪共鸣,继而赢得高票房。这没有错,错的是电影的背后不该只有一种声音。《寄生虫》对底层生活的描述,仿佛又在说:何不食肉糜?导演奉俊昊的进阶之路导演奉俊昊是极其会讲故事的导演,他的电影里没有人能活得高兴。奉俊昊对现实问题的关怀始终如一,《绑架门前狗》中,男主憋屈的生活需要妻子十几年的遣散金换取;《雪国列车》里,后列车厢的人靠吃蟑螂来补充蛋白质;《寄生虫》中,人直接化身蟑螂。这里的寄生虫的寓意:穷人如蟑螂。寄身于黑乎乎的空间,在管道里逃窜,天黑了就出来偷吃主人家的食物,一开灯就四处躲藏,由一个迅速变成一窝,主角家庭确实很像蟑螂,像寄生虫的存在。《寄生虫》成功的将商业和艺术巧妙融合,大众化,但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实属不易。《寄生虫》的结局,为何感到一丝希望?有因必有果。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穷?为什么他们会活在黑暗之中?谁才是这一切的根源?谁才是阻碍穷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敌人?如何改变这一切?可能就在于影片的三分钟,给出了一丝希望。到影片的最后,有种说不上的感觉。蔓延着悲剧气息的剧情,却孕育着一种喜剧的萌芽。在暴雨袭来,半地下室被水淹之后,全家人不得不去避难所过夜时。爸爸基泽说:人生永远无法跟着计划进行,所以人不该有计划,没有计划就不会出错。这何尝不是一种来自心底的绝望。然而,在影片最后一幕,儿子基宇旁白说:等我有钱,要买下这间房子,等搬进去,我和妈妈会待在庭院,因为阳光真的很棒。爸爸只要从地下室走上来就好了。这一句,又犹如点睛,犹如死灰中的一闪星火:从贫穷到富有,从计划到规划,从暴雨到阳光,从绝望到希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