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种类 >> 终评超过50集的都市剧里,这一部信息量最
文/李星文
六六编剧,安建执导的《安家》昨晚在北京卫视和东方卫视上演大结局。
这两个台,只要联手奉献趣味严肃、质感上佳的剧目,没有播不好的。腾讯视频独播的播放量也超过了54亿。
《安家》的类型是复合的。是行业剧,也是生活剧。携带当下印记,散发烟火气息,你也可以说它是时代人心的写真剧。
卖房的门道
行业剧,顾名思义要对行业有切中肯綮的了解和摹写。
严格说起来,中国电视剧长足发展的40年间,在宏大历史叙事和微观现实感知方面做得比较好。
前者的代表性类型是历史剧,长于总结历史兴衰规律和王朝更迭至理。后者的代表性类型是都市生活剧,长于生活细节再造和人生况味提炼。
但深入一个个具体行业,把专业背景和人性情感结合起来说的剧并不多。刑侦剧、医疗剧、律政剧都有过一些不错的作品,要说沉潜三百六十行,深刻地洞察行业中人,还远远谈不上。
这就给在原有航道上“行到水穷处”的创作者,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比如说安建导演,这几年就执着于行业剧的创作。《创业时代》聊互联网行业,《完美关系》聊公关行业,《安家》聊房屋中介行业。
平淡剧目的舆情反映都是一样的,而热门剧目却各有各的争议。这三部剧都因“行业剧”的标签而招致了大量“像不像”“真不真”的争吵。
都市中人,都要面对买房或租房的问题,或多或少都有相关经历。在场,构成了发言的底气。社交工具发达,构成了发言的便利。
如果每个人都从切身体验出发,把电视剧当作对现实的一份临摹作业,“真不真”的问题永远不会有正确答案。题不是这样解的。对于远未像欧美那样充分发展的国产行业剧来说,我们只需要问两个问题:
它是否给出了超越日常认识的行业知识和故事?它是否打破了社会刻板印象,增进了你对行业中人的了解?
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这部剧就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和认可。至于说有些地方突兀了,有些地方套路了,有些地方神逻辑了,那都属于可以探讨的技术问题。国产行业剧首先需要得到不被低端谩骂淹没,仍然昂首向前的机会。
说回《安家》,它给了我很多关于中介行业的新鲜认识。里头有知识、技巧,也有苦衷。
两年半前我看过《安家》的前10集剧本,那时还叫《卖房子的人》。有一个故事当时就刻在脑子里了。就是房似锦改造“跑道房”,卖给妇产科医生宫蓓蓓的案例。
看科幻剧,看的是奇技淫巧。看武侠剧,看的是绝学神功。看推理剧,看的是智慧燃烧。看权谋剧,看的是奇谋妙计。看卖房子的行业剧,当然要看那些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实战案例。
“跑道房”妙就妙在解决了金钱和面积的落差问题,提供了世俗和星空的转换空间,这对有些强势,也有些“矫情”的女博士宫蓓蓓(海清)来说,就是天造地设的赐予。
房似锦(孙俪)卖房子靠的是设身处地,直取刚需。王子健(王自健)卖房靠的是小意殷勤,问候如缕。楼山关(田雷)卖房靠的是做小伏低,穷追猛打。徐姑姑(罗晋)卖房靠的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因为他卖的是房产中的战斗机——老洋房。
分明从头到尾都是卖房卖房卖房。中间有同事之间的互助和砥砺,也有公司内部的倾轧火拼。有同行之间的抢单撬单,也有不良客户造成的跳单。一浪接着一浪,一套接着一套,你要说没有从中看到门道,我是不相信的。
有些案例超越了技巧,生出了喜剧的气味。编剧对大老板大概是有成见的,这里头最有钱的三个老板,都很不堪。先说其中的两个。
身家几十亿的阚老板(郭涛)是个渣男。贤妻在家奉老养小,他就在外胡搞。遇到难缠的文艺女青年,就一套房子封嘴拉倒。直到被老婆赶出家门,平分家产,才意识到“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理,玩命倒追想要破镜重圆。他的滑稽在于“巨婴症”和贱骨头。
身家不详的黄老板(梁超),从换房不眨眼的操作来看也是大富豪。这是个逗逼,也是个“赤子”。出场时,他的目标是“凶宅”,因为“凶宅”能化解他的血光之灾。退场时,他得知鲁大师是骗子,痛苦地嘶鸣:“你毁了我的信仰!大师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明灯,你把灯关了,我现在一片漆黑!”
一套给小三的房子,得而复失。一套出过刑事案的凶宅,两次成交。这里头有销售技巧,也有漫画式喜感。当然,行业剧不是专业教程,重点还在于通过戏剧冲突,见出人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彼此的改造
老洋房的售卖,最能体现出中介行业的全部形态,中介人员的酸甜苦辣。
就像《射雕英雄传》的出场次序一样,开始都是江南七怪和全真七子唱戏,有个梅超风就惊为天人。到后头你才发现,跟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比,他们都是小角色。
《安家》先从偏奇怪房起售,然后是普通房子的交易,最后才进入最吃功夫的老洋房的买卖。男主人公徐姑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跟房似锦比,他不能频频开单,他也不怼地面上的豪强(保安队长啥的),他连跑个步都被她完爆。
而我们战无不胜的房店长,进入了老洋房的急流险滩,才发现徐姑姑的博大精深和不可或缺。
做老洋房生意,你得是明察员,和一众同行拼速度,拼耐力。你得会暗访,在别人够不到的地方开发独家房源。
房似锦不怕吃苦受累,但她没有老洋房的宏观坐标系,也没有与活地图的多年交情,关键时刻只能靠徐姑姑。
最难的是确权。有产权证的,还要防止没产权但有瓜葛的人插上一杠子。这时候你得斗刁民。
没产权证的,不管是图书馆查资料,上溯到民国,还是到国外雇私家侦探,苦苦寻后人,这些功课缺一不可。还是离不开徐姑姑。
徐姑姑为什么云淡风轻,与世无争?因为他坐拥老洋房秘籍,天下莫能与之争。同时,他的佛系,也是看穿了职场竞争的残酷血腥,主动选择阵地后移。“高了,德不配位;低了,潜龙在渊。我觉得我刚刚好。”
家里有没事找事的张乘乘(张萌),职场有阴魂不散的翟云霄(李宗翰),他的佛系虽然没有崩塌,但也造成了内伤。更要紧的是,生命能量极高的房店长,不知不觉地把他拖进了角斗场。
对林茂根(丁勇岱)这种吃相难看的奸雄,不反击是不行的。如果没有房似锦,徐姑姑可以躲着走。但一旦进入了阵地,只有彻底把他击溃,要上双倍的中介费,才算治病救人,过瘾解气。
对翟云霄这种不死不休的对手,佛系就是绥靖,一味忍让的结果就是没有立锥之地。到这部剧的最后,徐姑姑成为了一家创业型公司的创始人,道家变儒家,房似锦对他的改造彻底完成。
电视剧总是倾向于励志收尾,不管主人公左中右,一律进入积极人生的轨道。这里我要保留一点小小的疑惑,当水一样温柔的徐姑姑变成不进则退的徐老板,他会不会一步步变为编剧讨厌的大老板?
黄老板这种坚定的唯心主义道路,徐姑姑是不会走的。阚老板这种花心萝卜路线,身为出轨的受害者,他应该也有免疫力。但林老板这种在不断渔利中形成的“不断辜负别人”的习性,却是有潜移默化的可能的。
环境清明,底线高的人活得容易一些。环境浑浊,在不过坎就跳楼的考验中,守住底线很难。商海风大浪高,绑上战车就身不由己,祝徐姑姑好运吧。
房似锦与徐姑姑相向而行。她把他变得进取了,他把她变得柔软了。六六是吐槽型作家,眼里不揉沙子,房似锦出场时自带火眼金睛和逼人杀气,大多数情况下她都应付裕如。
在真善美当道的国产剧女主人公序列中,房似锦“三观”不那么正确。不过她没有走上《延禧攻略》见谁灭谁的黑莲花路线,不是什么情况下都不湿鞋。王子健因为撬单的事对她冷嘲热讽,无良物业跳过她促成两方成交,她都毫无办法。
和徐姑姑时久生情,是她冰山融化的过程。虽然剧中安排了几个“好心不得好报”的波折,比如林老板的见利忘义,宁馨的恩将仇报,她还是不可阻挡地走向了温暖明亮。
有缺点的人更亲民,前期的房似锦颇引来一番称道。圣母心看太多,后期的房似锦也招致了一些反弹。这是文艺心理美学在当下的一种特殊反应,不足为怪。所谓“成长的弧光”也不见得能征服期待爽剧的心。
我想说的是,人在压力环伺时容易浑身是刺,在处境改善后容易与人为善。房似锦有了徐姑姑,“我本来是来收拾你的,结果最后连我都被你收了”,这是多么甜蜜的情话。一个泡在蜜罐子里的人,已经不适合当“打你就打你,还挑什么日子”的代言人。
触动的细节
说几个触动点吧。
朱闪闪(孙佳雨)“痛失”好单,王子健点评说,“我以为你上班就是来钓凯子的,没想到你是纯粹的职业女性。”
其实,职业这东西,你真不能只拿它当饭碗,不热爱自己职业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蹉跎岁月。
大忽悠鲁大师开解房似锦:“什么叫有求必应,应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内心倒影。”这话说绝了,大多数的人只能看见自己想见的东西。头条系吃的就是这碗饭,信息茧房正在取代自行取舍,很难说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退步。
徐姑姑给房似锦买了双好鞋,房无限扭捏。徐说,“大方接受,大方给予,你就上善若水了。”这是房似锦层级跃迁中得到的金句,这话也适合赠给所有善良、自立但拘执于价格得失的人。
“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谊为利休”。江奶奶(奚美娟)和宋老师的爱情有多美好,江奶奶俩外甥的嘴脸就有多刺眼。这部剧中有很多“想睡就来了枕头”的巧合剧情,而这一段的起承转合是相当妥帖自然的。几位冷血人的表演也好,江奶奶的“毒丸”计划也相当完美。
楼山关身上更是挂了一串情感爆点。
一泡翔断送师父好单,看着有些不佳的生理感受,却一下子把他总是弄巧成拙的猪八戒性格立住了。
两颗西瓜换来惊喜开单,这就是轴到深处有回报的人生写照啊。
两个“绝不还价”的敞亮人,一个等不及,一个存狐疑,断送了小楼到嘴的鸭子。一个在片场受气的小演员,对着“食物链”下游的人那副嫌弃的嘴脸,让人甚至有了些《寄生虫》般的感慨。
当然,最牛的是楼山关“私闯民宅”为师父讨还公道的段落。小楼直如基因变异,不知道哪里借来了英雄胆气和“无赖”皮相,上演了恶人自有恶人磨的好戏。
最后我想说一下缺点。讨伐原生家庭和“极品妈妈”,现在几乎成了都市生活剧的标配。第一次写是好点子,第二次写是寻常,第三次、第四次再写就成了套路。
房似锦的母亲潘贵雨,是极品中的极品,身负没来由的刁和恨,典型的符号化人物。我倒没有“净写黑暗不写光明”的纠结,我是觉得文贵创新,人要写顺。
总之,这部剧是超过50集的都市生活剧中,不多的靠硬核信息量撑下来的作品。安家天下静宜门店的7朵奇葩,各有各的光彩。个别地方有夸张过火之嫌,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映射出时代的逻辑和生活的纹理。用了那么多演员,表演水平齐刷刷的,这相当不容易。
禁足在家的日子里,有这样一部剧相陪,少了烦闷,多了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