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在奥斯卡四连杀的寄生虫,是实至名

发布时间:2023/3/21 1:01:30   
北京较好的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10.html

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刚刚落幕,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10项提名但颗粒无收的《爱尔兰人》和前期呼声很高的但只拿到最佳视效、最佳音效两项技术奖的《》成了很多影迷心里的两大遗珠。

跟《寄生虫》同场竞争的《小丑》、《好莱坞往事》、《婚姻故事》、《小妇人》等影片在看到结果的那一刻估计也是n脸懵圈。

尤其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爱尔兰人》,本来是今年期待值最高的大师之作,烂番茄新鲜度96%,MTC评分也高达94分,结果却是给奉俊昊陪了跑。

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奉俊昊还专门感谢了坐在台下的马丁·斯科塞斯,表示自己是看着马丁的电影学习成长的人,能一起被提名就十分荣幸了,刚拿了国际电影之后还以为这次任务完成了,完全没想到还能够获奖。

给奉俊昊鼓掌的老爷子的表情看上去难免有那么一点苦涩的味道,但也有被奉俊昊的真诚和幽默感逗笑。

不过事后不久马丁·斯科塞斯在ins上发了一张一手拿棕榈泉电影节奖杯,一手抱着自家宠物狗的照片,颇有点“奥斯卡不值得”的意味。

每年奥斯卡都难免会有一两个爆冷的“黑马”出现拿走大奖,这种感受恐怕只有陪跑了n多年的小李子最有发言权。

所以有不少网友就表示,没拿到最佳影片遗憾归遗憾,但无论谁获奖都不能否认马丁·斯科塞斯已经是传奇的事实。

言外之意,其实他已经大可不必参加这样的评奖了。

话题再转回到今年的“黑马”电影《寄生虫》身上。

在全球观众的见证下,韩国导演奉俊昊就像开了挂一样,一举包揽四个奥斯卡小金人,堪称“一战封神”,无疑成了这次奥斯卡舞台上最闪亮的一颗星。

虽然自从《寄生虫》拿到戛纳金棕榈之后,观众们对于这部的电影的争议就比较大,评价也日趋两极化,要么是觉得实至名归,要么就觉得是过誉了。

因此对于全球影迷来说,《寄生虫》能得奖是意料之中,但是能在拿到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就是以前的最佳外语片)之后,还能顺手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奖也拿了,这就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惊人发展了。

毕竟这还是第一次有非英语电影能拿到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自从奉俊昊站上奥斯卡领奖台的那一刻起,他不光是创造了韩国电影的历史,更是为亚洲电影历史开创了一个先河。

6提4中,这个超高命中率在奥斯卡影史里已经称得上是个奇迹。

在得知《寄生虫》获得大奖之后,韩国总统文在寅在社交媒体上发来贺词,表示了对《寄生虫》剧组的感谢,表示这是过去一百年里所有韩国电影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今后政府将进一步为广大电影人提供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并放心大胆制作电影的环境。

韩国能靠一部电影包揽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影片,可以说是已经得到了世界艺术电影和商业领域的双重认可,也成功打破了李安拥有奥斯卡两座最佳导演、一次最佳外语片的亚洲电影获奖记录,这太值得奉俊昊导演回去好好喝一杯的了。

在我们的国产电影因为种种限制很少能创作出精品的情况下,邻居家就这么大步跑在了亚洲电影的最前沿,震惊之余,说不羡慕是假的。

但是即使《寄生虫》在豆瓣评分高达8.7,只比奉俊昊早些年最受好评的《杀人回忆》少了0.1分,而且还显示“好于97%喜剧片好于94剧情片”,还是有不少网友忍不住发问: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这样的问题无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依然是见仁见智了,就像喜爱爆米花电影的观众get不到艺术片的点,偏爱艺术片的观众同样接受不了《寄生虫》的直白一样,各花入各眼。

只能说即使争议颇多,也不能否认《寄生虫》的确是一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商业类型片,也在好莱坞黄金时代中成功地撬开了一个口。

但是奉俊昊导演厉害就厉害在,他让《寄生虫》很好地平衡了艺术和商业的关系,并且用一个很讨巧的方式把深刻的社会话题融入商业电影之中。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不会往电影中增加什么深刻的艺术性”一样,他埋在电影里的种种伏笔、意象大都很直接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但又需要有足够的观察力才能把那些有意思的细节联系在一起。

关键线索一:气味

影片中不止一次提到到“气味”,这是激化贫富两家人最终矛盾的主要导火索。

富人家的男主人朴先生曾跟自己的夫人形容这种从司机基泽(宋康昊饰)身上闻到的那种难以描述的味道,像放久了的葡萄干,也像搭地铁的人才会有的特别的味道。

但是不好想象,因为自己也很久没坐过地铁了(估计有不少观众看到这儿都忍不住闻了闻自己或者回想了一下地铁里的味道吧?

聪明如基泽一家,都不需要多次暗示,自然一听就懂了。

还能是什么味道,那可不就是常住半地下室的人才独有的味道嘛——穷人才会有的味道。即使他们来别墅之前都把自己装扮一新,看上去像个体面人,也依然抹不掉这种早已渗入骨血里的穷人味。

连小孩子都一闻便知,这哪里是搬离半地下室就能轻易摆脱得掉的。

关键线索二:“奇石”

电影里有一块贯穿始终的“奇石”,它一开始是基泽一家人眼里财富和好运气的象征,认为是朋友敏赫送来的这块石头为他们一家开启了好运,却没想到这块石头同样也象征着压在他们一家人胸口的难以摆脱的贫穷宿命。

基泽的儿子基宇(崔宇植饰)说那块石头一直粘着他,所以即使在举家逃难的时候都要随身带着那块石头,最后也是在这块石头的重击下为后来的人间悲剧开场——他差一点死在这块石头之下。

但应该也有细心的观众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当他们半地下室的家被暴雨逐渐灌满的时候,这块本该沉了底的的“奇石”竟然漂浮到了水面上。

如果是敏赫送来的“奇石”是真材实料,那恐怕最后被这块石头砸了两下的基宇也不太可能有生还的可能了吧。

贫富之下,你以为的好朋友也未必会是真心的朋友。

关键线索三:计划

影片中也多次提到“计划”这个关键词,基泽一家之前几十年都一直是过得没有计划的生活,明明个个都有可以用来谋生的本领,但是却都干着有一搭没一搭的零活,一起以坑蒙拐骗为荣。

可以说他们一家人的贫穷,乃至最后的悲剧,都是因为没有任何计划。

因为人生一旦没有计划,就永远不会失败,更不需要为计划失败而承担后果,即使原先的宿主被杀死了,也可以继续像个没心没肺的寄生虫一样择新主而居,开始新一轮没有计划的生活。

但是结果大家最后也看得到,本来有机会选择踏踏实实靠努力迎接新生活的基泽一家人,却依然选择了走捷径,以为自己足够聪明可以一边保持懒惰的生活态度,一边靠吞噬宿主来发财致富。

但是一场大雨就足以冲毁一切幻想的泡沫。

即使前一秒躺在主人的沙发上喝着洋酒,下一秒主人回来了也还是得像蟑螂一样迅速且狼狈地躲藏到沙发下,再趁主人不注意,跑回自己那个被雨水冲毁的家。

在甘于平庸的状态下衍生的自欺欺人的幸福感,终归会毁于不断膨胀的欲望和作祟的虚荣心。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奉俊昊在有限的时长里刻画了一出充满黑色幽默的残酷现实故事,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小细节值得推敲。

最主要的黑色幽默在于富人和穷人的鲜明对比。

一边永远是歌舞升平,另一边则是仓皇狼狈;一边即使看起来单纯善良到有些缺心眼,另一边精明筹划步步为营,可是富有的依然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依然越来越贫穷,他们中间难以逾越的壁厚到肉眼可见。

换个角度来看,朴先生一家这样的存在同样是寄生的存在,他们寄生于社会,通过压榨、吸食着穷人的骨血来让自己更富有。他们或许生来就是如此,可你又能说他们错在哪了吗?

或许就像基泽的妻子忠淑说的,不是有钱人真善良,而是有钱才善良。

《寄生虫》里残酷的点在于,虽然电影里穷人和富人的特征被极端化、符号化了,但是对于看电影的我们来说,满眼都是残酷的现实。不同的国家、环境中,因为贫富差距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往往比电影里拍的还精彩。

社会学专业出身的奉俊昊导演就牢牢抓住了这些底层悲歌,把它们用更锐利直白的电影语言表达出来。

或许有不少人还是觉得《寄生虫》在深度上不如《爱尔兰人》,甚至都不算是奉俊昊导演做好的作品,远不及他年的那部《杀人回忆》惊艳,商业性有余,艺术性不足。

但是奉俊昊能够以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长起来的亚洲导演面孔,在拍电影这条路上一直坚持到可以在好莱坞电影占据主流的国际舞台上发出一份不同的声音,这已经足够值得为他送上掌声。

至于我们的国产电影距离冲奥还有多远的距离,或者说距离我们为亚洲电影带来新的荣耀还有多远的距离,只能说依然路漫漫其修远,但我们始终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7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