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种类 >> 一文带你了解常用的六种采样送检方式
《小鼠铲屎官养成记》,每周为大家介绍一个小鼠繁育与健康的知识点,带大家成为一个合格的小鼠铲屎官。在进行实验研究的时候,小鼠的健康可能会影响到实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今天我们来接着学习健康检测常用的采样送检方式。
opti-spot血片
图1.OPTI-SPOT血片
1.用途
可用于送国外检测机构,进行血清学检测病原体,例如MHV、MNV、仙台病毒等。
2.opti-spot试纸条类型
标准版(见图1下方):比较常见,除了采血的纸片,还有纸质外壳,比较完善;
简易版(见图1上方):只有采血的纸片。
3.使用方法
从小鼠尾部等取少量血液(血液量至少为25ul),滴入血片的圆圈处。第一滴血通常弃去不用,采集第二滴及以后的血。通常2-3滴血就足够了;
圆圈内部以及背面,必须全部被血液浸透;
允许有少量的血液滴在圆圈外,但是圆圈内的血液量一定要足;
做好标记,然后放置晾干,至少1个小时;
连同干燥剂一起装入自封袋,以备运输。
4.注意事项
每个血片只能用于采集1只动物;
血片圆圈内的血液量要足;
晾干,并保持干燥。
粪便样本
1.用途
可以用于粪便样本的PCR法检测病原体;
可以用于镜检肠道内寄生虫;
可以采集后,转入粪便运输培养基,用于培养法检测。
2.容器
灭菌的2mL或1.5mL的EP管。
3.采集方法
采集小鼠的粪便颗粒,尽可能新鲜;
每个样本至少3颗粪便,最多不超过10颗粪便;
如果要转入粪便运输培养基,粪便中加入少量灭菌水,混匀后用配套的拭子粘取粪便糊,插入粪便培养基中。
4.注意事项
如果要采集粪便用于培养法检测,粪便颗粒要尽可能新鲜;
如果要采集粪便用PCR检测,对粪便的新鲜程度要求会低一点;
要选择湿润的粪便颗粒,不要选用干燥的粪便颗粒。
口腔拭子
图2.口腔拭子采样材料
1.用途
用于口咽部分泌物的采集;
可以用于PCR法检测,也可以转入运输培养基用于培养法检测;
2.采样材料
口腔拭子(图2右侧):国外比较常用,通常是无菌的,可以直接使用;
细纸轴棉花棒(图2左侧):经检测机构推荐,在国内找到的替代品,需分装经高压灭菌后使用。
3.采集方法
每个拭子只能采集一只小鼠的样本;
保定小鼠,将拭子插入小鼠的口腔内,可以轻轻旋转,或停顿一下,采集口咽部的分泌物;
如果进行病原菌的PCR检测,可以直接把拭子剪断后放到EP管或15mL离心管里。每管样本可以包含不超过10根小鼠口腔拭子;
如果进行病原菌的培养法检测,需要插到运输培养基里。
4.注意事项
在采集时,如果要旋转口腔拭子,动作要轻柔。如果操作粗暴,可能会引起小鼠口腔内出血。
皮毛拭子
图3.皮毛拭子采样材料
1.用途
用于PCR方法检测体外寄生虫。
2.采样材料
皮毛拭子(见图3右侧):国外比较常用,通常是无菌的,可以直接使用。和口腔拭子长得很像,但是拭子头部要粗一些;
粉头拭子(见图3左侧):经检测机构推荐,在国内找到的替代品。
3.采集方法
每个拭子只能采集一只小鼠的样本;
单手固定小鼠尾部,另一手用拭子在小鼠的被毛上逆毛方向滚动;
至少要包含头面部、背部、腹部、肛周等处;
把拭子剪断后放到EP管或15mL离心管里;
每管样本可以包含不超过10根小鼠皮毛拭子。
4.注意事项
要逆着被毛的方向,滚动采集。
皮毛胶带玻片
1.用途
用于镜检体外寄生虫。
2.采样材料
胶带、载玻片。
3.采集方法
一人固定小鼠,另一人手持一段透明胶带(推荐得力1.8cm宽);
逆着被毛方向,在小鼠被毛上粘取;
至少要包含头面部、背部、腹部、肛周等处;
将胶带贴在载玻片上,做好标记;
每个胶带能采集不超过3只小鼠;
4.注意事项
胶带粘在玻片上时,要尽可能贴合,不要鼓起。
拔毛玻片
1.用途
国外检测机构比较常用,用于镜检体外寄生虫。
2.采样材料
胶带、镊子、载玻片
3.采集方法
一手固定小鼠尾部,另一手持镊子,在小鼠身上拔毛;
至少要包含头面部、背部、腹部、肛周等四个部位的被毛;
将拔下的被毛粘在胶带上,然后贴在载玻片上,做好标记。
4.注意事项
胶带粘在玻片上时,要尽可能贴合,不要鼓起;
至少4撮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