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种类 >> 韩国电影寄生虫推荐,谁才是这个社会真
说来肯定也有人觉得,《寄生虫》超越了《杀人回忆》。就像无论《燃烧》有多好,同样有为数不少影迷认为,《燃烧》不能够代表李沧东。
作为近两年来入选戛纳主竞赛的韩国电影,《寄生虫》和《燃烧》之间的比较好像是很多看完两部片子的影迷朋友都乐意去做的事。的确两部片子有一定的可比较性,除了电影节的竞赛经历(尤其考虑到最后全然不同的获奖情况),还都有对贫富阶级差异的指涉、对电影符号学的探究等等。考虑到自己水平有限的事实,我仅对两个片子各自结尾的(可以说是)超现实片段做一点讨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寄生虫》的成功,除了电影本身的惊艳之外,也来自于诸多参与过戛纳的韩国电影人前赴后继地尝试与铺垫,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奉俊昊自己。说到这里更为去年的《燃烧》感到可惜,两相比较,个人会更喜欢《燃烧》一些,没有拿奖很遗憾。
更多的人甚至觉得,《寄生虫》或《燃烧》,都没有那么好。
《寄》是否批判的到位呢?真没有。并不是展现阶级差距,影片就完成了任务——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寄生关系,并不具有更深层的“社会含义”,而简简单单,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寄生”罢了:拿点吃的,拿点喝的——但这种寄生太像“生理需要”了(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底层人民的“寄生”就是满足生理需要啊?),但“生理需要”并不能反向说明“阶级”这种社会性产物。
“这部电影的精妙就在于社长一家做的事情其实都非常合理但是从穷人的眼光去看就变味了。”
影片有多处反转,不仅是情节的反转,还有类型的反转。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被剧透了,可能会想要拿石头先砸剧透者的脑袋然后再砸自己的脑袋。建议观看正片之前不要看任何涉及剧透的文字,最好连预告片都不要看。未看正片就擅自继续向下翻阅者,后果自负。
在对于《寄生虫》的不同评价中,剧情是否足够可信已然成为争论的焦点。对于不少观众而言,在这个精巧的寓言故事中所装载的情节信息充斥着大量不符合现实社会逻辑的细节,使得嬉笑怒骂的人物最终皆滑向失真,而「富人为什么这么蠢」成为被反复提及最多次的疑问。而在另一部分观众来看,影片的叙事推进近乎行云流水,气势轩昂,那些出现龃龉的细节并不构成对奉俊昊所创造的「现实」世界及其表达诉求的破坏。
我不喜欢《寄生虫》所描摹的上层社会。上层社会不是这样的傻白甜。那么轻易地相信人,让高二的女儿跟年轻的男性补习老师独处一室;轻易地相信一个又一个的推荐;轻易地相信对老保姆的构陷。仿佛毫无社会经验,同时毫无生活能力。连找保姆这样的大事都需要等司机推荐。
上层社会的人拥有一个稳定的社交圈,他们不会轻易去信任工作人员。他们找保姆找家教,买衣服买酒,都会去寻求朋友的意见。他们会有固定消费的牌子,会有固定信任的服务机构。
某种意义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当年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们,屠杀了原住民,获得了大量广阔的土地资源,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有大型农场主,可以有超大规模城市,还有少量的印第安人。
看上去国产革命片、好莱坞片和某些广受赞誉的现实主义艺术片之间似乎横跨着不同的时间、地域和领域,八杆子打不着,但是它们的内部却很可能贯通着一条相似的思路,就是取消中间路线的“干扰”,而让世界裂变得鸿沟横亘壁垒分明。它们所要做的就是创造出站在鸿沟两侧的人对另一方的不同应激反应,无论是暴怒、咒骂、互相毁灭,还是观察、嘲笑甚至是欣羡爱慕,都建立在一条无法逾越的人类阶层界线之上。
如果为《寄生虫》寻找参考样本的话,比较容易联想到的影片有金绮泳版《下女》、约瑟夫·罗西《仆人》、夏布洛尔《冷酷祭奠》。在五月戛纳的颁奖典礼上,手握韩国史上首个金棕榈奖的奉俊昊发表的感谢词里还特别提到了夏布洛尔。视希区柯克为恩师的夏布洛尔,毕生钟情于用悬念、惊悚片的风格展现中产阶级的道德困境以及阶级冲突。以《血色婚礼》(WeddinginBlood)、《屠夫》(TheButcher)、《冷酷祭奠》这些电影为代表,夏布洛尔的惊悚感与好莱坞式惊悚片大相径庭,他不屑于直露的调度观众注意力,嬉戏观众,而是酷爱以抽离视角展现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危机,而这种危机感与道德、阶级身份关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