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天敌 >> 横扫奥斯卡,寄生虫为何成为最大赢家
年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美国当地时间2月9日(北京时间2月10日)在好莱坞落幕,本届奥斯卡最大的黑马和最大的赢家属于韩国电影《寄生虫》。
《寄生虫》是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是继年西班牙语片《对她说》之后首部拿下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非英语电影;也是继年《君子好逑》之后时隔64年第二次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戛纳金棕榈影片。
一直以来,韩国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用好莱坞类型片的叙事方式,探讨韩国本土的社会问题,而且在导演奉俊昊的处理下《寄生虫》的类型化程度也很高。奉俊昊一直都是好莱坞的忠实学徒,他的《雪国列车》就是对好莱坞学习和模仿的代表。
《寄生虫》借一个底层四口之家的命运变故,聚焦韩国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当代社会的顽疾。金家四口人全都没什么正经工作,彻底的韩国底层阶级,金家儿子偶然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去一个朴姓的富豪家当家教。以此为契机,金家人逐步设计全都来到朴家工作。集体成功上位之后,金家人趁着主人全家出去度假的机会,开始在别墅里体验富豪生活,各种享受不亦乐乎。当然,接下来的剧情你大概能想得到,这就是一个穷人寄生富人、贪心不足想要鸠占鹊巢却终于被贪欲反噬的故事。
北美去年票房最高外语片
《寄生虫》在收获奖项的同时也在票房上创造着纪录。自年10月美国电影院小范围放映后,迄今这部影片的上映影院数量已经过千,在美国收获票房万美元,在全球收获票房1.64亿美元,成为去年北美本土票房最高的外语片。
国际性议题及“年轻化”开篇
在《寄生虫》中,导演奉俊昊体现出了超出其以往作品的类型化特征,用国际性的议题让更多观众产生共鸣。
奉俊昊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我听到很多人这么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有关穷人富人和资本主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能从电影中找到共鸣的原因。当然这种说法没错,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电影开头两个年轻人,拿着手机到处找WiFi,全世界的人不都这样吗?很多观众从开头就找到了共鸣。”
阶级固化下悲剧的必然性
电影虽然讲述阶级固化的社会顽疾,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似乎并没有为贫富差距或者阶层固化寻求出路的野心,立场相对而言是中立的,没有站穷人,也没有站恶人,但有时候呈现本身反而更能引起反思。
穷人一家是“败坏”的。他们欺善怕恶,叠坏了四分之一的披萨盒还叫嚣耍赖,对着在窗口撒尿的流浪汉却不敢反抗、忍气吞声;他们狡黠贪婪,通过伪造文凭和耍小聪明获得工作机会后,又通过构陷他人获取更多,甚至一家人得以就业后,还在雇主家大吃大喝、为所欲为。
相反,富人一家是“完美”的。夫妻和睦,儿女机灵,没有出轨,没有暴力,没有很多人想象中富人家庭的复杂和不堪。但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里,他们无法真正“完美”,也无法独善其身。
因为只生活在光鲜的世界里,他们精致利己,说着“不是试驾”还是会盯着手中的咖啡,说着物价上涨多给时薪却抽走了一叠纸币。他们骨子里是傲慢和鄙夷的,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向“地下”,但你似乎并不能责怪他们更多,更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穷人爸爸刺出的那一刀,一如社会新闻里,报复社会的罪犯,他们嫉妒、愤怒、仇恨,却不知该向谁发泄。
于是,在一个贫富差距极大、完全阶层固化的社会里,穷和富都成了一种原罪,导向了悲剧的必然性。
在电影的最后,穷人儿子金基宇放下了象征财运、幸运的大石头,他开始了规划人生。他期待有一天,能够买下那座别墅,好让躲在别墅地下室的爸爸走上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电影最后给了我们一个模糊的结局,但这个结局给电影的悲剧基调亮出了一线希望,这或许,也是我们每个人寻找救赎之路的起点。
《寄生虫》重磅奖项统计(按时间顺序)
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影片奖
第2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BIFA)最佳国际独立影片
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第8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
第45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
第20届美国电影学会奖特别表彰奖
第77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第25届评论家选择奖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原创剧本
第35届美国独立精神奖最佳国际电影
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