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莫问逻辑,但问人性韩国电影寄生虫

发布时间:2022/11/7 13:21:44   

年韩国电影《寄生虫》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大奖,久闻这部电影的大名,直到年的春节才有时间来观看;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没有辜负我花的这两个多小时,于是就有了这篇观后感。

切勿根究逻辑,根究有失逻辑

《寄生虫》这部电影确实在故事逻辑上是经不起究根问底的,现实中发生的概率也确实不高。首先,穷人和富人这两个阶层在生活中相识相遇有交集的概率就很低,电影中安排了一个穷人家儿子的同学介绍的巧妙牵线搭桥,让穷人和富人有了接触,现实中这种事情也只能是巧合;其次,穷人一家四人并非无一技之长之人,爸爸做过餐饮生意也能做熟练驾驶司机,妈妈会做家政家务、儿子能当英语家教,女儿有美术设计功底,虽然韩国社会的就业压力比较大,但只要他们不好吃懒做,不至于要长期蜗居在半地下室找不到工作,而且凭他们高超的蒙骗技术和设计准备能力,应该也是非常聪明之人,不至于这么落魄,要靠蒙骗富人来当寄生虫生存;最后,富人一家作为上层社会的人,毕竟有一定的头脑和鉴识能力,应该没那么好骗,而且一般富贵人家的贵夫人单纯归单纯,但是在选保姆、儿女私家家教、司机等这方面不至于这么马虎,凭一个一个的介绍就能轻易相信,所以剧本虽然也精心设计了巧合桥段,但是依然经不起逻辑推敲。

可是,无巧不成书,没有巧合,电影的故事无法开展,所以对于非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艺术,我们无需过于理性的考究逻辑。《寄生虫》反映的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对抗已经非常打动人了,引发情感和思考的共鸣已经难能可贵。

深在考究人性,追究细思极恐

《寄生虫》为什么能在国际上斩获大奖,收获全球观众的肯定。我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洞悉了复杂的人性,考究了不同阶层人之间的生存和利益矛盾,这些不同阶层之间的人性矛盾追究下去会让你细思极恐,触目惊心。

人世间最复杂的事情莫过于「人性」,没有所谓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没有永恒的善也没有永恒的恶。好和坏,善和恶都是人的一体两面,人无完人,没有人是绝对的完美,也没有人是绝对的邪恶,我们很难用一种绝对的标准去判定一个人的好和坏、善与恶。《寄生虫》中的两个阶层家庭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你能说富贵家庭的人是绝对的好和善吗?社长和社长小儿子为啥能闻出穷人身上的气味,甚至毫不掩饰的显露出那种排斥和不屑,你的嗤之以鼻可能就是人家的忍无可忍,所以最后穷人爸爸在社长对穷人气味的那种嫌弃的主动中毅然起了恶意,夺走了社长的生命,我想他一定是受不了社长无意散发的邪恶。穷人家庭就没有好和善吗?生活在底层的人,为了生存他们已经顾不了太多的体面和文明,虽然他们是以设计和欺骗的形式得到了在富人家的工作,但是他们不也是靠着自己的劳动在换取收入吗?他们一家不是很珍惜这份得之不易的工作吗?另外一个贫困家庭——前管家夫妇不也是靠着自己的劳动得已寄生吗?两个贫穷家庭都没有偷和抢,甚至对社长一家也是尽心尽责,富家女儿甚至爱上了穷小子,顽皮的富家儿子也服气了穷女儿的教导,挑剔的社长也挑不出穷爸爸的车技,如果不是碰到了突发事件和保全自己,他们也并不是绝对的坏人和恶人。所以电影中穷人妈妈有一句经典的精句台词——“并不是「有钱却很善良」,是「有钱所以善良」,如果我有这些钱的话,我也会很善良”。

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自私的,尤其是对于穷人来说,狗急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最后的几个家庭之间的杀人惨案就是因为穷人已经被逼急了,尤其是两个穷人家庭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是你死我活,穷人和富人没有竞争关系,穷人和穷人才构成激烈的竞争关系,两个穷人家庭就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关系来了个你死我活,最后殃及了富人家庭也牺牲了生命。

社长一家当然是无辜的,尤其是社长还为此失去了性命,可是穷人家的女儿也是无辜的,她不也为了一次“小小的欺骗”却失去生命了吗?穷爸爸当然是罪有应得,当他选择不顾后果地去杀社长的时候,他注定就只能永生当一条寄生虫生活在黑暗的地下室了。穷儿子也是,当他为了永无后患到地下室想对另一个和自己同样阶层的家庭斩草除根的时候,他的灵魂也走不出这种「罪恶」的桎梏,因为你开了枪也意味着你输了。所以,最后他也只能靠着梦想来搬进豪宅和让父亲重见天日了。别说解救父亲了,日后的真实生活中,就算普通的生存对于他来说那也是相当地艰难。

从理性的故事逻辑上来说,《寄生虫》有一些逻辑并非缜密的硬伤,可能成不了经典,但是并不会影响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在洞悉拷问人性层面上,拷问复杂的阶层社会问题上,它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警醒和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1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