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三文鱼出事了,你还敢吃么醉虾呢

发布时间:2023/2/20 22:19:57   

COVID-19疫情真是波云诡谲。

6月6日,北京刚刚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从二级降为三级,6月12日北京的新发地市场就确诊了6例本土病例,共有40多人咽拭子病毒检测阳性,关键是从市场的进口三文鱼切割案板上也检测到了病毒,三文鱼摊上大事了!

已经被警方封锁的新发地市场

乐观的局势转瞬即逝,一时间北京同胞们人心惶惶,全国同胞谈三文鱼色变。对于北京控制住疫情,陶医生有绝对的信心。然而,对于全国人民用手脚投票放弃三文鱼,陶医生很难说他们做的不对。不过,三文鱼能不能传播病毒,这是一个科学问题,不像“穿山甲能不能通乳”那样一讨论就涉嫌诋毁污蔑中医,所以陶医生还是可以用科学和理性来给三文鱼喊点冤。

最初武汉爆发疫情的焦点在华南海鲜市场,中国和全球都认为一定是野生动物(主要是哺乳动物和鸟类)把病毒传给了人类,再加上SARS的前车之鉴,全体中国人深刻反思,迅速出台了禁食野生动物的法律草案。

然而,这次三文鱼案板上检出病毒,有点颠覆科学对病毒跨物种传播的认识。通常来说,三文鱼与人类的亲缘关系甚远,除了三文鱼携带的细菌和寄生虫可能危害人类健康,专属性非常强的病毒要实现这种跨物种传播,几乎不可能。

大家熟知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就属于禽流感病毒的跨物种传播,那也要禽流感病毒在自然界经过长期进化,并不断在禽类与哺乳动物之间循环才能偶尔发生跨物种传播。

三文鱼之前从未有感染冠状病毒的报导,怎么可能突然就变成了传播病毒的媒介生物呢?这在科学上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次事件如何解释呢?

合理的解释就是:不是三文鱼感染了病毒,而是沾染了病毒。

也就是,在三文鱼出水到加工成肉片销售的过程中,某个环节不慎沾染到了病毒。三文鱼的加工人员接触到病毒后,通过手眼手鼻接触,感染了病毒。目前,还没有通过食用被污染三文鱼而感染的证据。目前,涉事三文鱼全部是进口货。到底是这些三文鱼在进口前就沾染了病毒,还是在国内加工时才中的招,还有待深入调查。

至少有一点在科学上可以明确:不必给三文鱼带上传播COVID-19病毒的帽子。

那么,三文鱼还能吃么?

陶医生认为,熟吃三文鱼肯定是最安全的。如果你已经买了三文鱼,也没必要退货或者扔掉,改成熟吃即可。操作过生三文鱼的厨具,应该冲洗干净,用沸水消毒。

不过,微博上关于这次三文鱼事件,还发生了另一番争论。

我非常欣赏的通信界专家项立刚老师心直口快,表示生吃三文鱼是野蛮行为,熟食才是符合人类进化的文明习惯。同时,他还表示醉虾不算生吃,因为用白酒杀灭了病菌。

我对项老师的这两个观点,都表示不同意。首先,我同意熟食是人类进化的文明习惯,这个毫无问题,但也没必要把这种熟食习惯绝对化。中国人整体上并不喜欢吃生食,生三文鱼能被挑剔的吃货中国人接受,说明其在口感上肯定存在某种优势。我本人就非常喜欢生吃三文鱼时那种肥美的口感,陶宝则喜欢吃熟的。这真的就是个人口味,只要符合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就行,不合适用文明或野蛮去评价。

生食三文鱼的习惯,很可能是通过日本料理传过来的。日本人普遍喜欢生食海鲜,还会生食鸡蛋。然而,传入中国的,也仅仅是鱼类生食,其他海鲜(比如章鱼、生蚝)和鸡蛋生食,在中国并不流行,也说明鱼类生食在口感上比较有优势,其他海鲜和鸡蛋生食起来总不那么让人舒服。

不过,日本也为这种生食文化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就是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偏高。我国在经历这次三文鱼案板沾毒事件后,对进口三文鱼是否会增加病原微生物检测,现在还无法确定,等子弹飞一会儿再说吧。我个人判断,这次三文鱼沾染病毒事件很可能是偶然的,所以未来很可能不需要改变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其次,项老师认为醉虾很安全,此言谬矣。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啊,跨界科普一定要小心,谈谈文化一般不至于犯原则性错误。

醉虾虽然用到了白酒,但白酒里的酒精浓度达不到医用酒精的70%,白酒并不足以杀死这些微生物。所以如果虾本身带有病菌或病毒,虾看上去是醉死了,但微生物大概率可以活下来,如果有致病微生物,那感染风险还是很大的。

病菌和病毒通常会导致急性的感染过程,挺过去也就挺过去了,关键是醉虾如果有寄生虫,那就恐怖了。醉虾这种短暂浸泡白酒,不足以杀死寄生虫。想想那些虫子在你肠道、肌肉甚至眼睛里蠕动,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异形》系列么?

陶医生敢吃生三文鱼,但是不敢吃醉虾。偶尔,陶医生会嘴馋吃点老家饭店做的醉虾,但每次吃也是压力山大,生怕吃进去虫子,将来虫子附身,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33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