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生活环境 >> 韩国电影寄生虫穷人与富人的悲欢并不相
前几天,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韩国电影《寄生虫》成为这届奥斯卡金像奖成立92年来第一部拿到最佳影片奖的非英语影片,也是第一部包揽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外语影片四大奖的影片,可谓是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寄生虫》的获奖对韩国电影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部改写历史的作品,也意味着韩国电影的成功。
昨晚我看完《寄生虫》,久久不能平静,怎么说呢,感触颇多。这部影片有韩国影片的一贯特点,矛盾冲突激烈而深刻,敢写敢拍,社会阴暗面一览无遗。
《寄生虫》探讨的是韩国社会日益严重的阶层问题,贫富差距。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住在半地下室的一家人,儿子在同学的推荐下到富人家做家教,随后经过一系列的手段、骗局,女儿、父亲、母亲也都像寄生虫一样进入富人家工作,随后展开了一系列故事。
如果你以为故事的发展是,穷人在富人家享受,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富人发现最终揭露骗局,那么这部片子也没办法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
影片开始故事情节虽然平淡不乏味,但是接下来的情节也不难猜测,带着荒诞喜剧的讽刺意味,但没想到影片高潮却出现在最后,一下子将所有累积的矛盾点燃引爆,虽然让人讶异却又合乎情理,因为前面的细节铺垫得足够。
影片看完不得不佩服导演对细节、对人心的把握准确,对空间利用和调度的出众。
01.对比
电影主要场景只有两个,穷人家的半地下室和富人家的别墅,从开始到结尾两个场景的对比都无时无刻地体现着巨大的贫富差距。
破旧无网的半地下室,宽敞舒适的豪华别墅;衣着体面的富家人,穷酸虚势的穷人家;穷人平静的外表是经过不断的练习,富人临时出席生日会依然从容淡定;暴雨下富人家的孩子为了有趣躲在草坪上的帐篷里,穷人的半地下室却被暴雨淹了……穷人的辛酸可怜,富人的体面高贵,阶层差异从这些场景中凸显而出。
两个简单的场景在导演对空间的利用下,制造了悬念,还巧妙地创造了许多幽默桥段。这些技巧、元素在导演不断地运用下,使整部影片行云流水,这也是《寄生虫》成功的地方之一。
02.石头
《寄生虫》始于它也终于它,它就是一块石头,这块石头是穷人家儿子(基宇)的朋友(敏赫)为了让基宇代替自己当补习老师帮忙看着富家女(多慧),送了他一块“名贵奇石”,这块奇石能够带来名誉、财富。其实这块石头是一块假的名贵奇石。
暴雨那天,半地下室被淹,基宇看着浮出水面的“名贵奇石”,才明白敏赫对他的虚伪和不屑,触动了基宇已经敏感脆弱的自尊心,这也是他为了保住自己残存地位,而杀人灭口的引爆点。同样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基宇在挨了两石头依然能活下来。
最终基宇在梦里放下了这块石头。
03.气味
影片中多次出现“气味”
第一次是富人家的儿子察觉基宇一家身上的气味相同,这个适合基宇一家人害怕富人家(朴社长家)发现他们是一伙,他们也没有深究这个味道是什么。
第二次是他们藏在富人桌下听到朴社长和妻子说他们的气味就像地铁里许多人的味道,也就是穷人味。
第三次是暴雨后,基宇爸爸身上的味道被车上朴社长妻子闻到,她露出的嫌弃模样触动了基宇爸爸。
第四次是最后生日party上朴社长捏着鼻子捡地上的车钥匙。
气味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彻底刺痛了基宇爸爸敏感看重荣誉的神经,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有人不理解基宇爸爸为何要杀死朴社长,其实他的杀人动机是不断累积的贫富差距矛盾最终爆发,虽然隐晦但也在情理之中。
蕴含了电影的主旨:富人和穷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04.最后
影片中每个人的表现都符合其身份,处境。
富人无意识的鄙夷、嫌弃也同样是现实真实的体现,虽然没有主动的恶意同样会刺痛到穷人。
导演让矛盾不断激化、放大,弱者最终用极端的方式发泄他们不被社会理解的绝望。
电影并没有明确地表达观点,何为对?何为错?只娓娓道来,将一切铺陈开来,至于对错留给观众思考。
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