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从戛纳寄生虫全票通过,看韩国现实题材

发布时间:2022/9/26 22:30:44   

《今日评论》撰稿;王姣

法国时间5月25日晚,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矩形。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花落韩国电影《寄生虫》。这是韩国电影第一次赢得金棕榈大奖,也是继去年《小偷家族》之后,亚洲电影在戛纳再度“摘金”。

《寄生虫》是曾经拍摄过《杀人回忆》奉俊昊执导,讲述的是无业家庭的人去面试高薪家教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故事,反映了韩国社会阶层差异和贫富差距问题。

在《寄生虫》拿下金棕榈大奖后,有人说:《寄生虫》的胜利,其实是韩国现实题材类型片的胜利。

细看韩国影视,有很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电影,也有很多就以社会真实事件改编进而创作。且这些影片又都对社会产生了某种影响。其中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韩国电影《熔炉》,根据韩国光州一所聋哑学校校长性侵儿童的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电影上映后,百万网友联名抗议,导致案件重申,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炉法”)的修正。在韩国,这是一部被称为改变韩国的电影。

《辩护人》全面回忆斧林事件,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宋佑硕律师形象,为观众奉上了一场光明与黑暗的交锋。成为年第一部突破千万观影大关的韩国电影,与此同时,釜山地方法院对33年前的釜林事件进行了二审宣判,改判5名被告无罪。而像这样优秀的韩国现实题材电影还有很多,韩国电影是真的敢于揭露黑暗。而且更多的是,揭露后,他们能够真的对社会又再次产生影响。

在很多韩国电影里面,政府往往都是一个比较“黑暗”的角色,而最后声张正义的,往往是相关媒体。现实当中其实也是如此。韩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以及开放的审核制度,让他们的导演敢拍各种各样题材的电影,民众也可以接触很多类型的题材,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有一个更为深刻的沟通,这样也更能促进文学艺术创作的产生。

近些年来,韩国的电影也在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发展可能。比如《寄生虫》的导演奉俊昊,他就一直在涉及着韩英双语拍摄,和网飞(Netflix)也在进行着合作。同时和中国也有着更多的合作。

继去年是枝裕和凭借《小偷家族》获得金棕榈后,今年的最终电影亦由亚洲电影蝉联。这也不得不说是亚洲文化创造方面的一种进步。且都为现实题材。于其说是亚洲文化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现实题材类型片被人们的愈发认可。

中国也曾经在戛纳上留下自己的成绩,也曾评价《霸王别姬》而闪耀戛纳。但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只记住过去的辉煌,而固步不前。

作为和我国文化有很多相通性的国家,我们也会感慨;为何我泱泱华夏五千年,地域辽阔,文化丰富多彩,为何在现实题材等方面却与韩国有如此距离。

韩国电影的获奖,是亚洲电影的荣誉,也是对中国电影的鞭策。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归根结底是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推动和助力。

三者不可分割,亦不能顾一弃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5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