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寄生虫让中国观众羡慕嫉妒恨的韩国版石

发布时间:2022/9/2 18:00:50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703213.html

《寄生虫》海报

中国观众对《寄生虫》这部电影的羡慕源自于它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的金棕榈奖,要知道中国电影上次获得金棕榈奖还是26年前的年,那一年,《霸王别姬》在第46届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中国电影史迄今为止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金棕榈奖。

不得不说韩国电影这些年的进步太多太快了,去年李沧东的《燃烧》已经让影迷惊艳无比,今年又有一部艺术上获得大奖,商业上也超级大热、版权卖到全球超过个国家的《寄生虫》,岂不是让中国影迷羡煞!

《燃烧》海报

对这部电影的恨其实倒不是恨电影本身,而是痛恨这部电影中所表述的、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的贫富阶级分化,韩国电影人能够把现实题材拍得如此真实,让人恨到咬牙切齿,这亦是现阶段的中国电影恨都恨不来的,一部不痛不痒的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就已经在中国掀起了巨大的舆论热潮,可见现实题材电影如果不是受到国内严格的审查限制,肯定会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受欢迎的爆款。

仔细审视这部由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可以发现有一个重要的道具贯穿全片,那就是儿子的高中同学赠给他的景观石。

可以让这家人转运的石头

儿子的同学曾说家里收藏了很多奇石,说明家境应该很好,明显是富家子弟,而这块包装豪华的石头则隐喻着这是进入富人阶层的敲门石,果然自从接到这块石头后,他们就靠着这个同学的推荐进入了一个富人家庭打工,至于这个同学为什么推荐儿子进入富人家庭打工而不是其他同属富人阶层的同学,他肯定是认为像儿子这么穷的人应该没有能力跟他争夺他所喜欢的那家富人的女儿的。

在这家人居住的半地下室的窗边经常有个醉汉来撒尿,在没拿到这块石头前,一家人只能忍气吞声任由醉汉乱来,直到儿子的同学拿石头来时,他帮一家人第一次赶走了醉汉,等到这一家人已经进入富人家打工,全家人志得意满,恰逢醉汉又来撒尿,儿子抄起石头想去打那个醉汉,却被爸爸阻止了,然后用一大桶水把醉汉浇湿了,水浇醉汉无疑跟电影里那场大暴雨把一家人浇了个透湿相呼应,因为那块被富家子弟随便就转赠给他们的石头无疑是一块假货,这也暗示一家人是没办法靠那块假石头转运的,风光了了半部电影的一家人其实跟醉汉仍然是同一阶层,他们禁不起大雨的洗刷,终归会被打回原形,最后会像那块假石头一样,在那场改变一切的大暴雨中被淹没在半地下室的粪水里。

水浇醉汉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还没从暴雨中完全恢复的儿子立下了一个宏伟的计划,要买下那座豪宅,然而这都只是幻想。在幻想中,儿子把那块石头放回了河水中,此时的石头在明媚的阳光中虚幻而美好,就像他们父子在沐浴着阳光的豪宅里团聚一样虚幻而美好,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幻想……那块石头即便是一块被富人阶层抛弃的低劣假货,也不是他们这个阶层能够拥有的。

阳光中的石头是虚幻的

阳光中的豪宅团聚也是虚幻的

影片的影像调度也很有意思,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在拍一个半地下室的窗户,之后在这个半地下室里发生的剧情全部都用了低机位拍摄,镜头所拍摄的地方脏乱差且拥挤不堪,全家人都混杂在一起,没法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他们只能做什么事情都拥挤在一起,而整个半地下室的最高位置竟然是一个马桶,其实这个马桶在半地下室里高高在上的位置恰好也就只是普通住宅里马桶的正常位置,这些暗示意味着这家人处在比一般人还低的社会底层。

马桶的位置是半地下室最高的地方

等到这一家人来到富人家里打工,摄影机位也变得正常,镜头所拍摄的地方明亮、宽敞、漂亮、干净,但这个富人家庭的每个人的空间都是独立的,所有家庭成员也几乎没有在一起的机会,这也暗示着这个富人家庭的每个人都无法正常沟通,他们都对家里每个人的情况都互不了解,妈妈不了解儿子为什么会有问题,也不了解女儿是不是跟家教恋爱了,丈夫不知道爱不爱自己的妻子,妻子也经常害怕丈夫会弄死她,代表夫妻两人感情的卧室都始终没有出现在镜头里,他们唯一表达亲热的镜头只是在客厅沙发上模仿司机和妓女在车里苟合的方式互相爱抚。

长不知道是不是爱妻子

社长妻子总担心社长会弄死她

在富人夫妻躺在沙发上的时候,沙发下面和床下躲藏着另外一家人,其实隐藏的含义已经很明显了,这一家人因为大暴雨又从上层阶级跌回到了下层阶级,之前他们在富人家里的狂欢就像蟑螂们晚上在厨房的聚会一样,而当富人一家回家时,这一家人就像蟑螂一样四处躲闪,而且只能躲藏在比富人更低的地方,比如床底和沙发底下。

一家人像蟑螂一样躲在沙发底下

在影片后半段出现的地下室中,镜头又变成俯拍,因为在地下室中的人是比半地下室的人活得还没有尊严的阶层,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甚至不配生存在社会中,是比社会底层更低的阶层,所以他们不见阳光,没有食物,只能靠偷窃上层获得生存必须的物品,并且只能偶尔偷偷爬上地面喘口气,当他们能够照射到阳光时,甚至还有一些不适应,而地下室的多层楼梯结构可以推测出是围绕着上面的豪宅建造的,地下阶层的人本来也就是靠着上层的残渣剩饭才能够生存下来,离开了上层漏下来的一点点东西,他们就根本无法生存了。

他用手挡住不太适应的阳光

在影片的影像调度中,连接上下阶层的方式也是靠行走的方向来暗示的,儿子第一次到富人家庭来应聘时走的是一条上坡路,从此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就仿佛蒸蒸日上了,但是大暴雨过后,一切打回原形,他们一家人在雨中仓皇从富人家出逃,一路上走的都是下坡路,毫无疑问暗示他们就此离开了上层阶级,返回到他们原来的那个阶层。而通往地下室的路,则是一条弯弯折折的阴暗楼梯,往下走就是比他们还要过得凄惨的更低阶层。

儿子去富人家走了上坡路

在雨夜一路下坡

他们从富人家出逃的时候一路下坡

窗外的景色也是很有特点的影像调度,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是阳光照耀下半地下室窗外的景色,这时候还能看到一点点光明,窗边是挂晾在衣架上的袜子,这跟后来富人家的豪华落地大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一个半地下室的窗外还有点光明

富人家的落地大窗

而电影结束的最后一个镜头也是冬夜里半地下室的窗子,连晾在衣架上的袜子都没什么变化,这个时候窗外已经没有一点阳光,天气寒冷,想必这一家人的状况比电影开头时更糟糕了吧!因为最接近成功的女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死去,儿子头部受伤,精神上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父亲因为杀了人,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只能在比社会底层还糟糕的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呆着。

电影结尾寒冷的窗外已经没有阳光

影片中还有两次场景调度很有讽刺意味:一次是大雨过后,很多受灾的穷人都因为无家可归聚集在一个大体育馆内睡觉,之后是为了救灾物资争吵不休;

无家可归的穷人聚集在体育馆

而另一次是大雨过后,富人社长为孩子庆祝生日,在草坪上开party,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这一前一后的两次场景调度鲜明的展示了贫富差距,一方面是穷人因为窘迫而聚集起来,另一方面,富人们为享受生活聚餐庆祝。

社长一家聚会庆祝生日

除了这些大的场景调度,导演还安排了很多细节来丰富剧情:当半地下室的窗外开始喷杀虫剂喷到家里的时候,一家人不但不躲避,还希望借由杀虫剂把家里消消毒,完全是一副杀不死的小强的感觉;

弥漫着杀虫剂的窗外

富人小孩画的那几幅画,其实就是他无意中看到的晚上从地下室里出来偷食物的那个人的头像;

画得像吗?

社长的妻子在跟司机握手以后还嫌弃地问他洗了手没有;

社长妻子还是很怕脏的

社长在司机开车的时候,嘴上虚伪的说着不用面试了,其实手里端着一杯咖啡来测试司机的驾驶技术,而社长说女管家饭量大,要吃两个人的食物的时候,我们后来才得知,女管家是在给地下室的丈夫偷偷送食物;

咖啡是用来测试司机的驾驶技术的

社长不明白为什么女管家吃两个人的饭

之后司机用一种特别的手法把名片递给社长,其实那个手法就是偷钱包时惯用的手势……

这是偷东西时才会用的手法

总体来说,《寄生虫》是一部相当精彩的类型电影,剧情曲折,节奏紧凑,有惊悚、有悬疑还有血腥和凶杀,各种细节的铺陈也很精致,非常商业也非常娱乐,但是,这真是一部获得戛纳金棕榈的电影吗?这么商业这么娱乐?

提到《寄生虫》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韩国电影《燃烧》,相比商业气息浓重的《寄生虫》,同样是剖析贫富阶级问题,《燃烧》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艺术电影,电影中的隐喻和暗示都具有多义性,让人有反复观看、进一步探求的欲望,最终贫富阶级碰撞的主题爆发了令人震撼的力量,开放式的结尾不但精彩而且升华了电影的主题,影片对阶级分化的描写相当写实,而且有很明显的倾向性,像一把手术刀把韩国社会的阶级分化剖析开展现给观众看。

韩国人永远觉得美国的总是最好的

反观《寄生虫》,对底层人物的描写是戏谑的,而对有钱人的描写却有一点点同情,甚至把有钱人描写成傻瓜,任人摆布,这就令人无法同情底层人物,但是对遭受厄运的有钱人却又怜悯不起来,而且《寄生虫》的两个剧情转折令人无法接受:前任女管家完全可以不让她进来,而杀死富人社长的那一段完全没有说服力,这也许是拍成类型片的《寄生虫》的最大问题,一方面艺术价值不高,另一方面过于商业化导致电影太直白,基本没有可解读的空间,不值得反复观赏、深入探究。

尽力打扮成印第安人也只是美国的低下层

从电影的艺术性来说,《燃烧》明显是超越《寄生虫》的,但是更加商业更加娱乐的《寄生虫》却获得了金棕榈大奖,无法不令人怀疑本届金棕榈奖的含金量,或许戛纳评委认为应该表彰一下近几年佳片辈出的韩国电影,错过了《燃烧》后,评委们生怕又错过《寄生虫》,所以把大奖最终给了它。

艺术性:★★★★☆

娱乐性:★★★★

综合评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24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