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繁衍 >> 双雄对决战犹酣殊途同归悲悯天影评狩
俄乌大战升级,朝鲜半岛南北对峙,世界争先上演双雄争霸。而韩国电影《狩猎》也是双雄对决,剧情与当下局势有所相似。莫非历史要重演?大家不妨先看电影,然后静观其变。
《狩猎》讲述韩国国安部负责内、外行动的两名局长朴平浩和金正道,追捕朝鲜间谍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全斗焕总统执政时期,其中刺杀总统和朝鲜飞行员叛逃都是真实事件。尽管影片开头声明“电影灵感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故事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其实历史题材创作就是这样,以历史事件脉络为骨架,故事情节合理虚构,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满意的艺术作品。
影片故事曲折复杂,剧情不断反转,直到最后才真正水落石出。
电影一般都是由若干个情节段组成的。影片顺序展开,其中只对朴平浩和金正道有简短的闪回穿插,以解释事件背景和思想变化的根源。
影片片头是总统访美遭遇刺客,负责保卫的朴平浩和金正道紧急追杀,刺客劫持朴平浩,朴平浩要留活口,金正道却击毙刺客。火爆开场算是热开头模式。影片转入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军政府,朴平浩养女玉贞被抓,朴平浩出面营救。这段主要交代故事背景,就是军政府残酷镇压,学生群众强烈抗议。这样与片头衔接,有机相连,融为一体,为故事展开做好了铺垫。
国安部长勃然大怒,因为总统遇刺事件,对朴平浩和金正道严厉训斥。在新保密任务单上签字时,朴平浩和金正道的名字在特写镜头下更加清楚,字幕上同时出现。这是电影推出主角的最好方式,能让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个特写镜头是让观众记住他的字体,后面剧情肯定会再次出现,这里先埋下伏笔。
国安部长指示,尽快平息总统行程泄密事件,随访教授成了替死羊,但教授否认自己是朝鲜间谍“东林”。影片镜头一转,一个骑着自行车的人拐进街边洗衣店,这位神秘人急忙翻译密码,“东林”赫然在纸上。
国安部接到密报,一位朝鲜核专家要投奔韩国,朴平浩带队执行迎接任务。这位专家在电话里说,国安部有内鬼。最终带回核专家任务失败,特种部队登陆朝鲜阵亡,国安部部长换人。新部长上任便调查“东林”,他让金正道秘密调查朴平浩及其部下。朴平浩得知后,反过来调查金正道与木星公司的军备交易受贿。朴平浩与金正道相互调查,故事分两线推进,时而暗地调查,时而当面冲突,双雄对决升级。
玉贞被捕承认自己是朝鲜特工,金正道怀疑朴平浩是“内鬼”。金正道曾经是军人,对军政府杀戮平民恨之入骨,他和一群有正义感的军人接受木星公司资助,准备暗杀总统,实施“狩猎佩德罗”计划,影片正是取自该计划中的“狩猎”。不过这些情报被朴平浩查获。监视朴平浩的探员向金正道报告,朴平浩就是“东林”,双方进入生死对决。
朴平浩身份暴露,急忙与朝鲜情报站联系,结果被吊打,目的是再次考验他的忠诚度。情报站女负责人命令朴平浩协助刺杀韩国总统,刺杀成功便发动对南韩战争,朴平浩恐惧平民伤亡而坚决反对,结果被暴揍。就在此时,金正道率队冲进来,他在正燃烧的文件堆中发现了朝鲜的暗杀计划,还看到了朴平浩的签名笔迹,终于确认朴平浩就是“东林”。然而,金正道非但没有抓捕朴平浩,反而为朴平浩洗白,剧情紧急反转。
为什么金正道不抓朴平浩?因为他看到了朴平浩要执行刺杀韩国总统的计划,这不正与自己的目标是一致的吗?于是,金正道保住朴平浩,目的是为己所用。
总统访问泰国,他们先期到达。在总统车队达到之前,朴平浩的思想反复斗争,刺杀成功就意味着南北开战,那将是血流成河。他立即改变了主意,不但枪杀朝鲜特工,还拦住总统车队,开枪警示。埋伏在山上的朝鲜特工开枪射击,现场大乱,金正道突然追杀总统,朴平浩却奋不顾身地制止,剧情又反转了。枪声四起,爆炸震天。总统侥幸逃脱,朴平浩未能挽救金正道的性命。故事到达高潮。
朴平浩回到了韩国。看着金正道妻子被戴上了手铐,朴平浩命令释放。他来到海边找玉贞,却被朝鲜特工,也就是自己的战友举枪射杀,剧情再次反转。朴平浩临死的时候,把染血的护照交给玉贞,说你应该过另一种生活,这话何尝不是对自己说的,他早就不想打打杀杀了。
朴平浩和金正道分别服务两个国家,有各自的使命,但命运把他们安排在一起,相互搏杀,多次上演双雄大战。尽管朴平浩的思想和目标发生了反转,但最终落得两败俱伤,英雄悲壮,不由得让人扼腕叹息。
《狩猎》的人物设定值得学习。看完电影,觉得朴平浩和金正道的人物形象有港片的味道。他们不仅有英雄本色,而且个性鲜明,再加上李政宰和郑雨盛两位影帝的激情表演,把影片的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朴平浩是朝鲜潜伏特工,李政宰的冷峻表情,特别适合这个人物形象。影片中,他沉着冷静,极具特工风采。他又个性鲜明,因时而变。对待前国安部长,他横眉冷对,坚决斗争,在办公室不惜大打出手。在助手朱庆发现他是“东林”的时候,他表现出果敢凶狠的一面,毫不犹豫地出手杀死朱庆。而对待战友的女儿玉贞的时候,却表现出了父爱般的仁慈和关怀,被捕后及时营救,不忘支助生活费。在给玉贞新办护照上,把名字改成了朴恩秀,说明从内心里把玉贞当作自己的女儿。这些说明朴平浩是一位爱憎分明的人。
朴平浩也一位有良知的人。当他知道自己执行的任务可能带来战争,他不得不想联想战争带来更大的伤亡,所以他义无反顾地背叛了他原来的使命,思想和行动来了个度大转弯。战胜敌人是英雄,战胜自己是圣人。朴平浩战胜了自己,真是浴火重生,人物形象得到了升华。朴平浩的思想转变在情理之中,因为在人的本性中善良总会战胜邪恶。
金正道军人出身,后来加入国安部。他目睹了军事政变造成的平民伤亡,他从内心里痛恨政变上位的总统,可见他是一位有正义感的官员。他是国安部国内行动局局长,但他悲天悯人,时常想起被军人射杀的平民,因此他一心要铲除暴政。为了实施他们的抱负。
朴平浩调查金正道受贿,一般观众接受不了金正道受贿这个现实,一个有前途的官员怎么会受贿呢?当谜底解开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受贿的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崇高的正义事业,如此一来,金正道的任务形象更加高大了。在审讯木星公司的崔代表时候,金正道严阵以待,在紧要关头,他只能咬牙杀死崔代表。看似凶狠,竟然杀死了生死与共的合作战友,但实际上是为了保护大局,不得已而为之。金正道最终没有完成任务,但虽败犹荣。
金正道的人物设定给创作者一个启示,不论是社会人物,还是影视人物,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是具有多面性的,对于影视剧里的正派人物来说,除了高大威武,也要有缺点毛病。如果是大毛病,就给个合理的解释,这样一来,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也能感动读者观众。
影片的现实意义值得思索。朝鲜飞行员叛逃是真实历史,影片中把吃泡面表演得惟妙惟肖。国安人员问他投降的动机?他半天没有反应,或许还在回味那碗泡面的味道。不过他后来说的都是实话,他说看见漂流在海边的泡面袋,上面的包退换说明感动了他,他感到这太人性化了。为了一包泡面叛逃,还献上一张最新的密码表,这要给朝鲜的情报系统带来多大的损失呀?影片中朴平浩的思想有所触动,其实这应该引发所有人的思考。
对老百姓来说,不管什么体制,不管谁当总统,唯一的希望就是过上好日子。反观如今的朝鲜半岛,南北剑拔弩张,美国特种部队进驻半岛,直接威胁北方,似乎要复制影片。其实韩国也是矛盾丛生,如果南北发生冲突,必然是两败俱伤。他们都应该悬崖勒马,俯察天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出路。这或许是影片给人们的启示和价值。
这几年的韩国电影风头正劲,在国际影坛占据一席之地。疫情之初,我写了公寓《寄生虫》的影评,微博阅读量超过万,由此激发了我写影评的热情,也喜欢上了韩国电影。希望韩国电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也会继续跟踪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