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形状 >> 短视频对我们带来的变化
短视频与人们生活的改变
先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较年12月增长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与年12月基本持平。截至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93.4%;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8亿,较年12月增长万,占网民整体的87.8%。
这是当今某平台的用户年龄画像
短视频代替了传统媒体成为了新媒体,当今环境下的短视频与同类资讯成为了人们了解信息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它的本体其实还是一个娱乐性软件。它是一个毫无权威、官方性的平台,而在其中,仅需使用些许金钱便可营造出一个爆炸式的热点。资本可以在其中肆无忌惮的控制热搜,压制热度,网络水军层出不穷。它们对于舆论的控制已经到了一种令人深思的地步。
用户低龄化是短视频一个很大的特征,仅24岁以下的用户便是站到了总体的51%,且放眼未来,这个数字是可能会继续增长的,低龄化的趋势则是必然增长的。
这类用户往往还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是最容易被有心人利用的群里,也是最容易被歪风邪气传染的群体。
来看看当今互联网下的所出现过的价值观
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甚至还有最近不断出现的性别对立。
少年们跟着短视频喊着不知所然的口号,青年们围在种种热点事件下冷嘲暗讽以对方的性别进行人身攻击,而父母们在营销号粗制滥造的科普视频下学习小妙招并且喝着各种耸人听闻的心灵鸡汤。
我们不知道隐藏在幕后推动这些的人到底是内部敌人,还是外部敌人,但我们知道,它们所宣扬的,所推崇的无一不是会荼毒人们的心智的思想。
艾瑞网——年中国资讯短视频市场洞察白皮书
undefined艾瑞网——年中国资讯短视频市场洞察白皮书
艾瑞网——年中国短视频营销市场研究报告
谁导致了短视频的现状?
短视频的类型:短纪录片、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技能分享、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重点来说一下短纪录片与网红IP两类
短纪录片:一条、二更是国内较为早出现的短视频制作团队,其内容形式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制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运营优先开启了短视频变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资本争相追逐。
网红IP:papi酱、回忆专用小马甲、艾克里里、等网红形象在互联网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其内容制作贴近生活。庞大的粉丝基数和用户黏性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经济学的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理论,叫二八理论,是说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这种现象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如此真实透彻。PUG(专业生产内容多为专门利用短视频进行营利者)用户学习短视频营销为了能够在时代风口下分一杯羹UGC(内容生产者多为日常内容生产者,无营利目的)用户短视频制作为了记录他们的美好生活,让生活变得有仪式感,PGC(专家提供的内容,多为企业用户)用户则企业借助短视频宣扬自己的品牌文化塑造企业价值。他们要通过粉丝与用户制造出自己的价值,只有用户为他们所谓的快乐而买单。在这其中,UGC用户其实也不过是其他两类的营销对象罢了,而在所有的PUGC与PGC用户中,真正盈利的人可能只有区区两成。80%处于看客阶段的人们,为了所谓打磨碎片化时间的行为中不知不觉地破碎化了自己的生活时间,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去为自己获得的那一瞬间的“快乐”买单,为其余20%的人提供价值。
对于平台来说,所有用户加起来所赚取的也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为所有人们提供价值的平台,也不过是资本逐利的一个战场罢了。
短视频对个人的影响
短视频还带有成瘾性。短视频APP为了增加用户黏性,会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用户观看的“千人千面”,即根据每一位用户的观看喜好,为他们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如此一来便提升了短视频传播效果,使我们观看短视频产生较强依赖。
试问,有多少人在痛快的刷完一下午的短视频后,得到的不是满足感而是空虚感?他们开始反省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与毫无目的人生,但经过一些列的自我批评与内心的质问后,他们还是会习惯的打开手机,一条又一条的滑着。
消遣娱乐的工具变为了一只单纯吞噬时间的怪物。当劣币驱逐良币。没人在乎什么优质原创只想从快餐中获利。
而这类人,大多数者恰巧都是那可怕的89.1%中的一员,他们就这样沉沦着,反复着,如此这般,直到成为另外72.1%的一员。
短视频是少数人挣钱的工具,是资本开辟的战场,无论多么美好的言语粉饰也改变不了它是一个娱乐软件的事实,而作为一个娱乐软件,它对人们的影响似乎有些过于重要了。
认清短视频的利与弊
在我看来,如今短视频所带来的影响与烟草税收所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别无二致。
就如烟草的税收陷阱一样,许多人都在夸赞每年烟草所带来的巨大税收,但却总是忽略其带来的危害。在鼓吹烟草税收的这群人如若真正的刨根究底的了解过后,就会发现烟草带来的税收后所付出的巨额医疗投资与庞大的患病人群还有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
在短视频中虚度的时间亦如吞云吐雾间便被消耗掉的生命,它们最为致命的是在这影响下使人们无法认清事实而最终变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短视频的作用恰恰就是他们所宣传的口号“记录美好生活”“看见美好生活”。它们的作用就是为那些真正单纯记录美好生活的人提供一个软件,为那些喜欢分享快乐的人提供一个平台,为大众们提供一个广阔社交的平台。但是,在资本进入后,软件的性质与意义就变了味道。
它们开始背道而驰。无论是现在逐渐扭曲的价值观导向还是频繁出现低俗的恶搞视频,都是在平台的大环境下催生的产物,他们从来不是很早就有的,只是顺应趋势或者资本操作下的一群渴望分一杯羹的寄生虫。真正被他们所附身的,才是一切腐烂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