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寄生虫获金球奖三项提名,秦俊昊再创韩

发布时间:2022/11/1 20:35:28   

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9日发布的第77届金球奖提名名单上,《寄生虫》获得最佳外语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三个奖项的提名,成为了首部获得金球奖提名的韩国电影。

在此之前《寄生虫》已经斩获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是韩国的第一个金棕榈奖,当时就已经刷新了韩国电影的历史。

《寄生虫》属于典型的黑色幽默,讲述的是基泽一家四口都是无业游民,是一个居住在半地下室里的家庭。半地下室,窗户只有上半部分在地平线以上,一家人在客厅里只能仰视这个世界,就如同蟑螂偷偷从地下伸头出去看看地面的感觉。“寄生虫”这个名字起得太贴切,四人无业,在半地下室过着虫子一般的生活。

结果有一天儿子基宇获得了去一个上流家庭做家教的机会,工作环境优越,工资还很高,基宇发现这是个机会。通过各种欺骗,一家四口,哥哥和妹妹成为家教,妈妈成为佣人,父亲成为了司机。但是他们假装都不认识,还设计赶走了原来的佣人和司机,一个奇特的故事就此展开。

这部电影的整个故事的连贯性非常的好,节奏完美

导演秦俊昊是近年韩国最知名的导演之一,他的《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都是经典,而这部《寄生虫》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就我个人而言,这几部作品都看过,最喜欢的还属这部《寄生虫》。

这部电影的整体节奏太棒了,故事的连贯性也非常的好,故事性和寓意完美结合。从基宇得到工作机会,设计让主人解雇了原来的佣人,到一家四口服务朴先生一家,在朴先生一家外出度假的时候一家四口放飞自我,遇到原来佣人的忽然到访,原主人的忽然回家。从杀人到被杀,到爸爸基泽的躲藏,最终儿子基宇买下了别墅救了自己的父亲,一气呵成。

这部电影总能给你意外的东西

1、原本以为一家四口已经是底层,没想到原来的佣人雯光的生活状态更加震撼人心

一家四口绝对是电影里提到的寄生虫,因为他们一家四口是使用欺骗的手段获得了这些工作机会,他们既是社会的寄生虫,也是这一家有钱人的寄生虫。

但是当我们以为他们是最糟糕的时候,导演秦俊昊让我们大开眼界。

原来的佣人雯光的寄生状态比起他们更加糟糕,为了躲债,他的丈夫就住在这所别墅一个连主人都不知道的隐藏地下室里生活,暗无天日,只能靠妻子定期送饭,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

2、当大家以为雯光的老公发疯拿起屠刀是唯一的凶手的时候,爸爸基泽居然也拿起了刀

雯光的老公拿起刀是因为雯光死了,他住在地下室4年也到了精神临界点,最后彻底疯了,杀人是为了复仇。

那基泽最后为什么也拿起了刀,要杀别墅主人朴先生呢?是因为朴先生提到穷人的味道的时候冒犯了他的尊严,而生日的时候朴先生放弃了虚伪的面具,直接表现出了看不起基泽的态度,再加上自己的女儿被杀,他被彻底激怒了。

基泽的这个点是让人意外的。

3、基泽杀了男主人朴先生,结局怎么安排是个难题

如果在国内为了过审,估计基泽是必须绳之以法的。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基泽以另外一种更残酷的形式坐牢,他就生活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地牢里,偶尔还要犯险到地面上偷食物。

其实基泽的境遇还真的不如坐牢呢,而且他在里面不知道住了多少年,从原主人把房子卖了,到第二个主人住了好长时间再把房子卖了,才被自己的儿子买走,获救。

这个结局的设定真的很妙,让人意想不到,可以说是脑洞大开。

智商交换,并没有改变命运,一个残酷的社会现实

一般来说富人因为教育条件好,掌握的资源多,普遍的智商和处事能力都是高的。而穷人家因为物质条件差,教育条件差,整体的素质是相对低的。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做出了交换。基泽一家四口在电影的初段简直就是如有神助,每一个人都智商在线牛得不行。相反主人朴先生一家都似乎有点容易相信别人,而且都有点反应迟钝,不敏感。这个和大部分的真实情况是反的。

但是穷人成为了能力者以后并没有改变命运,而是进行了一场完美欺骗,这是一种讽刺,方向一开始就错了。把能力运用在错误的方向上,结果是一样的,好景不长。

所以这里引发了一个思考,社会的两极分化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富有生善,贫穷生恶

在电影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妈妈忠淑说,如果她有钱,她也会变善良,也就是富有生善的概念。富有生善,贫穷生恶,这个本来是一个非常阶级化的宿命论,是非常反人类的,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被非常真实和残酷地表达了出来。

其实我们的社会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做“穷山恶水出刁民”,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不得不说有其一定的道理。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阶级的两端只会越走越远,这是世界难题。基泽一家四口成为能力者,但是却没有改变命运的根源,在于他们已经适应了自己的所处的阶级位置,寄生虫的位置和视角,所以即使他们有了能力,也只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改变自己,也就是生了恶念。

其实一开始基泽一家四口的所作所为还谈不上什么大奸大恶,也没有打算杀人放火,最多只能说是损人利己。但是就是这么小的恶念,最终酿成了大恶,扼杀了四个人的生命。

但是贫穷生恶这个说法我觉得还是带有阶级性,似乎是把穷人定性了,这个我不认同,所以我更愿意说的是欲望生恶、愚昧生恶。

强烈的不公正感

为什么朴先生一家是人上人,为什么基泽一家四口成为社会底层,为什么雯光夫妇生活在地牢一样的地方,这部电影其实让人看到了幽默,也产生了愤怒,基泽的一刀其实就是代表愤怒的人挥出。

电影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两极分化的不可调和,即使交换了智商依然不行,真实的世界似乎还要残酷,因为富人可能更聪明、更善良、更符合社会的价值观,而穷人更加缺乏知识、更多恶念、更容易成为被社会价值观所鄙视的对象,恶性循环。

但是世界不应该是那样的,每个人都希望世界可以再美好一些,电影所呈现的过于残酷的现实让人产生强烈的不公正感。

结局其实是导演最后留下的曙光

基泽愤怒杀人,如果基泽因此入狱,代表着寄生虫所代表的社会底层最终还是绝望了。但是电影的结局非常的巧妙,基泽躲进了暗室,通过另外一种形式去赎罪,而这种赎罪让正反两面都感觉到可以接受。

儿子基宇刑满释放以后,为了救自己的父亲,终于都开始发奋图强,考上大学,努力工作,最终改变了自己的社会阶层,买了这栋别墅,让自己的父亲重见天日。

这其实是一种对比,其实基泽一家四口的能力都不差,一开始他们只是用错了方向,才会导致这个家庭的不幸。而结局里基宇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了只要方向正确,努力还是可以改变人生的。只是要改变这种人生需要能力,也需要正确的方向。

结语

总的来说,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它的精彩程度足以让人产生二刷或者三刷的欲望。好电影就是这样,每多看一次,总能看到不一样的细节,又会多一份感悟和惊喜。《寄生虫》获得金棕榈大奖,现在又获得金球奖的提名,相信下一届的奥斯卡也必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些都是实至名归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0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