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习性 >> 国内禁播92高分寄生虫直击残酷现
《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茹珍、崔宇植、朴素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年5月21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中国大陆没有上映。影片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起了变化。《寄生虫》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年12月4日,该片获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2月10日,获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亚洲人气电影大奖。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4项大奖(文字参考百度百科资料)。
年,最不可错的便是《寄生虫》,简单粗暴总结就是:特别优秀,特别值得观看!
电影推荐原因
一、两个家庭,两种阶层
该片以两个家庭的对抗反映出了最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贫富差距。穷人有着穷人的生存法则和思维习惯,富人有着富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法。穷人为了生存,骨子里的欲望呼之欲出,可以暴露人性最大的恶,无所不用其极,欺骗、侵占、杀人……富人精致的生活,鄙夷着低阶层的穷人,眼中的不屑,眼中的轻蔑,都极大地展现了富人的自私自大与不善。
该片不得不说是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通过人物的社会性格,思维方式将现实中的社会问题展现无遗。优秀的电影总是需要将社会的问题得以解剖,尤其是反映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电影。在崇尚“真善美”的社会,更需要用反面教例敲醒人们盲目的神经。
二、人性、欲望的对抗
如果说该片讲述的是两个家庭,实际上是三个家庭。两个“低”阶层的家庭附拥着一个“高”阶层的家庭,他们用“寄生虫”的方式吸附着,生存着。影片的中间部分更多是描述着两个“低”家庭之间的对抗,而这种对抗有着一定的黑色写实,虽有着艺术夸张,但是毫不矫揉造作,非常真实地反映着人性的自私、懦弱、强硬、自卑以及被对抗所逼出来的“恶”。
本片中最值得思考的是:到底谁是寄生虫?影片中有很多隐喻的地方,也是该片能够引发人思考的原因。我们常常说的“欲壑难填”,在本片描述的人性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这份逐渐扩大的欲望,也是引发最终悲剧的原因。
很多时候也许我们满足当下的所有,也许有些幸福会长久些,有些事情会安定些。基泽一家最后无法收场,是欲望的使然,也是现实使然。他们想牢牢抓住欺骗而来的幸福,但犹如泡沫,瞬间幻灭。
不仅仅是穷人,富人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有着自己骨子里人性不可磨灭的弱点。两个阶层之间的冲突,财富差距只是导火索,引向灭亡的还有人性中的冲突,你给我最大的鄙夷,我便给你最大的杀戮。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人与人之间的尊严都是可贵的,都值得尊重。若是尊严被践踏,谁都会释放着自己的动物性本能,用最野蛮的方式将其维护。
三、风暴后的顿悟
影片的结尾绝对是点睛之笔,若是杀戮的高潮过后就是一片平静,那留给观众的只有唏嘘,但是最后的结局迎来的是基宇的顿悟。为了能够将自己的父亲光明正大地救出来,他必须赚钱买下那个别墅。但是经过那么多事情,他不再想通过旁门左道的方式去获取钱财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取之有道。
他的顿悟是人性“善”的开始,也在告诫着观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获取的幸福才是稳当的,才是最真实的,才是不用害怕被夺走的。
故事有着起承转合,有着暴风雨后的平静,有着平静中的思索和升华,这样才能全面展现人性的真实与复杂。电影的基调有着压抑,但是有释放口,看的过程中的你会去感叹故事的发展脉络,会去思忖人物展现的社会人的缩影。
韩国写实的电影大部分都能够直击人心,《寄生虫》更是如此,那这么优秀的电影,为什么中国大陆却没有上映呢?
豆瓣电影中有一段话很贴合:沐浴庭院里的阳光就能进化成人,呼吸暗室里的空气只会走肉如鬼。抱上贫穷的石头终生无法脱手,染上廉价的气味永世不能消除。蜷缩地下的臭虫,用药剂开窗替自己杀菌;位居高处的宿主,用金钱雇人给自己消毒。富人吸着穷人的血高升,穷人寄在富人的屋苟活,人鬼同处一室分享食物,虫兽寄生一体发育恩仇(文字来源于豆瓣)。
所以,影片非常赤裸裸地描写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毫不保留,所以当人们在看电影的时候若是对号入座,将会引起非常大的不适感。我觉得该片保持一个中立的阶级态度很好,既没有去刻意批判穷人阶层也没用故意去丑化富人阶层,观众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感受。
韩国能够拍出很多优秀的写实电影,和他们国家较为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有关系。希望有一天,大陆的电影分级制度能够建立起来,拍摄更多优秀的作品。一个文明的国度,不应该惧怕丑陋被揭露;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该排斥用艺术化的方式针砭时弊,诠释人性的善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