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戛纳金棕榈大奖给了亚洲电影。去年是日本的《小偷家族》今年是韩国的《寄生虫》虽然去年获奖的是《小偷家族》,但李沧东的《燃烧》同样收获了掌声与好评。走在前路的究竟是日韩电影;还是:是枝裕和与奉俊昊。去年看《小偷家族》时流过太多泪,久久不能忘怀。以至后来看了所有能看的,是枝裕和的电影。关于奉俊昊则一直停留在那部《杀人回忆》带来的透彻记忆,一次次的观看早已将其奉为经典。是枝裕和的电影透露出:直白、冷峻、炎热的现实;奉俊昊的电影则是带有:戏剧、冲动、滑稽的现实;他们在剖析我们不敢讲述的:现实。曾看到一位台湾导演发的朋友圈:好想赢韩国啊,奉俊昊实在厉害了好久!赢不赢得过,我不知道,可奉俊昊实在厉害了好久毋庸置疑。看完《寄生虫》的我,一言难尽。只想说:奉俊昊因为刚出资源,并未字幕,我凭借自己半吊子的韩语水平啃了生肉。事实证明:电影使用的是世界通用语言。即使听不懂台词究竟在传达什么,也不会影响你理解正发生着的故事。除去台词,它还有演员的表演、音乐的冲击、场景的设计、剪辑的重现、摄影的魅力、以及导演最扎实的功底。看电影的过程中,忍不住高呼好几次:厉害!电影的节奏被控到极致;音乐的选择与大段剧情的推进简直天作之合;片头和片尾镜头完美契合;更不要提那些随处可见的隐喻。从窗外的氛围景象即知:物是人非。好固然好,可宋康昊饰演的角色拿刀捅向社长的行为,的确不曾想到。影片用那股独特的“味道”将阶级差距由小扩大。当社长尝试拿起钥匙时下意识的露出那股被“味道”所冒犯的表情,前期的铺垫在此蜕为一滩血水。积攒了太久的郁冤,在那个时刻,指引刀,捅入肉身。来自两个不同阶层的家庭生活对比:是贫富差距?可苍天又会饶过谁。你死我亡,终有一结局。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