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天敌 >> 如何对待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乱用药问题
即将进入10月份,全国天气日渐转凉,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是水产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由于此时的池塘载鱼量较大,残饵及代谢物沉积较多,同时昼夜温差逐渐增加,上下水层对流加大,易使水质恶化,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白露”、“寒露”节气,正是鱼虾蟹水产养殖病害危害非常大的时间节点。但是据调研,部分养殖户在面对病害时候常会出现“乱投医”现象,治疗上没耐心,总想有特效药能一步到位,不惜成本使用所谓的原粉,甚至是“禁药”,心急往往没用,胡乱用药反而容易把水搞坏,最后反而认为是药不行,职业渔医技术不行等,引发一些不愉快的行为,这些例子以往皆有发生。目前正是快要收成的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期。
一、渔医在市场服务过程中发现养殖户在用药上存在的误区
二、对水产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病程越来越长、爆发区域越来越广问题的看法
武汉农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渔医千永刚:养殖户在用药上大致会存在这些不好的习惯:1、病急乱投医;2、不分情况直接改底解毒;3、杀虫杀菌随意加量使用,认为加量使用效果更佳;4、模仿他人用药,不能对症用药或滥用药物;5、用药方法不当,很多时候调整一下使用细节,即可药到病除;6、心存侥幸、贻误病情;7、频繁的换药或用药疗程不足。
关于目前水产养殖病害难治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1、新品种创新较快,养殖户及行内人员对新品种的习性了解不够,管理上很容易出问题;2、忽视鱼病预防工作,尤其对非特异性免疫力的激活上面。即使部分养殖户做了,因为良莠不齐的商品,没有真正起到作用。3、改底解毒产品类产品逐步深入人心。改底解毒品类繁多,作用不完全一样,用错了会出现反作用,无法做到精准使用。4、用药上的误区也有很多。5、受经营压力所限,新型原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基础营养理论研究的空白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厦门嘉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渔医王华涛:关于养殖户在用药上存在的误区,我认为有以下三点,1、平常没有做好防控工作,等疾病爆发时才想着处理。等爆发时才处理,为时已晚,就算处理好了,也会有较大的损失;2、在问题处理上还不够专业,往往围绕点上的问题处理,而没有系统的去考虑问题,没有诊断出病根,对症下药;3、用药因为成本问题,往往不足量,导致效果大打折扣,反而加大了损失,增加了成本。
在养殖上不可能完全没有病害的,主要是轻重问题。首先,对于养殖病害防控,主要问题还在于养殖理念的改变,重于养殖预防很关键,内服增强体质,加强水质调控,消毒控制病原。其次改变养殖模式,着重数据记录总结与分析,强化养殖流程管理。每个塘口的养殖条件不一样,所以所有的养殖方案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养殖规划方案。在科学数据总结分析的基础下,整个养殖规划与防控方案都会更加完善,养殖中出现的病害问题自然也会更少,养殖成功率才会真正的提高!第三,不要紧盯病害点上问题,而因系统思维,调整养殖模式,强化流程管理,做好养殖数据记录总结与分析,做好养殖规划方案,才是核心!
内蒙古联邦动保药品有限公司渔医张正谦:养殖户在用药上存在的误区。有部分养殖户朋友在用药上只重视外用,不重视内服,总认为拌料麻烦,外泼方便省事,使得疾病控制不彻底;其次有些养殖户外用消毒剂和杀虫剂直接倒在增氧机附近图省事,但是这样用药不彻底,效果不明显浪费时间和金钱;第三、养殖集中区还有很多养殖户使用原料药,认为含量高,价格便宜,实际这种产品没有市场监管含量没法保证,治疗效果也没有保障。很多人习惯按照饲料量来计算用药量,但是并没有考虑投饵率的变化、水质恶化对吃食的影响、发病吃食量下降等因素,使得低剂量使用抗生素,很难控制疾病,有些甚至认为是产生了耐药性,于是多种抗生素复配使用,但都未能达到最低有效浓度,治疗效果甚微。内服药物是需要现拌现喂,夏天天气炎热有些会在上午拌药,下午再投喂,效果大打折扣。有些老板习惯自己诊断疾病,自己买药治疗,也是很容易出现误诊和药物使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
目前由于养殖成本不断增加,高密度养殖越来越普遍,但是相应的设施、设备、管理技术没有跟上是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甚至还有新疾病的爆发,疾病也越来越复杂,不能再按照过去的老经验老方法进行养殖。同时需要重视提前预防,除了水质的调节还需要重视苗种的质量以及水产养殖动物免疫力的提升,疾病的预防还离不开饲料的合理投喂,一定不能操之过急。由于塘租不断增加,饲料成本也没法降低,因此盯上了动保费用,开始只追求价格,忽略了产品的效果,使得预防和控制疾病效果甚微。同时行业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经验丰富的渔医参与进来,共同提升疾病防控技术。
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渔医梁芝源:养殖户用药误区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或杀虫药。对于健康的鱼,是没有细菌感染的,使用抗生素起不到预防效果;另一方面,预防性用药往往会减量使用以降低成本,这不但起不到预防效果,反而会促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真正发病时无药可用。同时,寄生虫对药敏的敏感性差异很大,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寄生虫种类选择针对性的药物,否则驱杀效果很差。
面对水产病害,由于我们水产药物的成分基本固定,而随着养殖的推移,治疗效果必然会越来越差,疗程越来越长。我们在养殖规划时,要避免过度追求产量,合理放养,改善养殖环境,过程中科学合理用药,尽量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
济南中海赛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渔医郭保芳:养殖户的用药误区在于:1.情绪化用药,由于着急处理疾病,会加大用药量,或者轻信土办法使用违禁要品。2.重消杀,轻调控,对症下药后,对水质的恢复上会掉以轻心,极易引起流行季节病情复发造成更大损失。3.重视发病后的治疗,轻视平时的鱼体养护和水质调控,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去治理不但治疗费用高昂,而且还会损失养殖动物。目前在水产病害板块用五句话概括就是,水资源恶化,养殖底质老化,疾病多元化,种质退化,养殖户用药情绪化。
珠海水夫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渔医李立学:养殖户目前存在以下这两点用药误区:
1、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更有甚者,有部分养殖户觉得抗生素定期使用能有效预防疾病,这是错误的行为;
2、当鱼病爆发后,养殖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人都会犯下病急乱投医的错,但最关键是要辩证,找对病因,当然这里的病因是包括鱼体自身和水质恶化两方面因素。虽然行业一再呼吁养鱼先养水,但在真正鱼病爆发的时候就会把这个概念忘之九霄云外,鱼病防止上不是一味的消杀就能解决问题,养殖户会误以为把药剂量下重一点,就能挽救损失,根本没考虑越消杀,水质越差,内服药剂量加重根本也没考虑给鱼体带来更重的代谢负荷,甚至不考虑药品配伍问题。所以只有先辨对证,进行病理检验,而不是完全凭“经验”,有可能病症一样,病灶一样,但是致病因不一样,搞清楚这些问题后,再杀虫,消毒,内服等科学系统的疗程用药。
对于爆发区域越来越广的问题,个人愚见,可以从几个方面理解,首先是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惠及水产行业,有可能以前鱼病爆发也广,但是信息的实效性不如当今;其次在于流通环节,流通的便捷,鱼种交流增强,也容易把病害扩散出去;另外现在鱼病有爆发的苗头,有及时出鱼止损的操作,这样也有可能将处于潜伏期的病害随之扩散。
结语:再次感谢以上执业渔医倾囊相告!水产病害爆发越发频繁,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养殖户、渔医、药品应是互相协调、信任的关系,才能达到科学防控,健康养殖,助力渔民增收增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