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寄生虫 >> 寄生虫的繁衍 >> 寄生虫一个个都挣扎在穷富的界限边缘
1
今天,很多网友再次二刷了一遍《寄生虫》,也包括了我这只网虫。其实,前段时间在刷“现男友”的微博时,就已经看到了这部剧的宣传海报,只是当时的注意力集中在“现男友”的颜值,对着这张大海报,轻轻揭过了。再看到的时候,已经是在网上刷到《寄生虫》得了金棕榈奖,还有评论圈里飘起的“穷富之论”。
其中剧中人的几句言论,几乎被封为经典:
人不是善良而有钱,是有钱了才善良。钱就是熨斗,把褶皱都烫平了。
你爬了十层楼,可能才达到别人的地下室。
如果有钱,我会比他们还善良。
虽然也有一部分网友内心默默的呐喊着:非也非也非也!可是让他们具体说说,却难免也表达不出来具体的“非”是在哪里。何况,相比于大家夸夸其谈的贫富之论,很多人心里早已有一杆秤,也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论点论据,再此也就不做多赘述。
2
不同的观影者,从不同的视角,也会从电影中得到不同信息,其中几个小而众之的场景,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虽说剧中未能明显的交代出富人之家的生财之源,但是如果大胆的去猜猜的话,根据大剧情,以国内情况作比喻,想必这个富人之家,也是有头有脑有智商的,也是懂得三门六道的人士。
就说富人一家人未能成功为女儿野餐庆生,冒雨归来后的一幕。
穷人改装后的司机、家庭教师等几人仓皇钻进桌椅地下,富人家的男主人朴社长和他的妻子,在穷人们藏身之所的对面沙发上相拥相谈。
一句“我总能从老金身上闻到一股挤地铁的穷人味道”,显尽一个具有想法的朴社长,且不论他是否是一位智者,最起码,他是一位有判断能力、有智慧的人。
这样的朴社长作为一家之主,怎会任凭一家人深陷穷人一家编织的谎言?反过来却让影片中最小的孩子去发现真正的真相?
不得不说,电影这种文化,往往会把某些时间里的细节概化,掩盖真正的真相,却放大人的本性。
3
当穷人家的弟弟基宇,引荐妹妹基婷去应聘富人家儿子,居然真就轻而易举的登堂入室了。
紧接着基宇的爸爸老金、基宇的妈妈全都顺顺当当的,进入这个富人的家,担当潜伏者似的角色。
就像童话里似的,如果这是童话。实在是纳闷,富人就真的「傻」?这家穷人就真的太聪明?
如果真的是如此,那么:
富人还会住着如此闹中取静、繁华都市里的后花园?
穷人还会住着连WiFi信号都只能靠蹭,一个马桶的安放位置,却高于屋子里所有的一切,大雨瓢泊时,马桶废水肆虐的半地下室?
难以相信,如此「聪明」——乐于坑蒙拐骗的四口之家,一心向往人上人生活的男女老少,居然安然忍受那样的地下室,看着路人的下半身浑噩度日。
可是,我们忘记了,影片中还有另外一歌群体,住在别人暗无天日的地下室——管家婆丈夫,连穷人都算不上的人。
当这类人出现在影片中,生与死,穷人与富人,快乐与痛苦之间的界限,一触即化。
纵观整个影片,剧中人一个个都挣扎在穷富的界限边缘。
穷人想突破富人的界限,富人想防守富人的界限,而那类即不是穷人,也不是富人,不知何所归的人,已全然养成寄生虫的模样。
4
很多人戏谑的称赞道,剧中的石头演的好。
但是有些人给它正名,它就是演的好。
石头以幸运之名出场,影片以一位暗恋者的离开开始。
凭借着这块石头带来的好运,基宇一家人推开了富人的大门。
慢慢的,幸运石带来的幻想也越来越大,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但是他们从未量力而行,只是一味滚动心中的欲望、幻想。从未考虑他们自身的能量是否能滚动巨人模样的雪球,最终,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井中月,水中花。
剧末,石头沉入山涧水底,这个家庭,也付出了代价。话说回来,如果要真的穷富,其实只有尘埃落定,那些你真的觉得好的,真的是你心心念念的,才真正的担得起“富足”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