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商业领域上演着真实的寄生虫故事谈小企

发布时间:2023/3/2 16:08:16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在商业领域,“寄生虫”的故事时时上演

近日来,韩国电影《寄生虫》的热度持续火爆,这部由韩国国宝级导演奉俊昊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现实性电影,获得了7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豆瓣评分高达9.1分。

电影讲述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家庭通过各种诈骗手段取代富人家里的家庭教师、女佣与司机,“寄生”于富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之所以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就是因为电影情节直指社会现实与人性,揭示了“在贫富差距巨大的社会背景下,穷人唯有穷尽技俩寄生于富人之下才能得以苟活的现象”。

在这部电影所引发的热议里面,大部分都在探讨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实际上在商业领域,也时时上演着这样的“寄生故事”。

蒙牛的“寄生”往事

年蒙牛在呼和浩特成立之初,在中国乳业里面的排名师第位,当时的蒙牛“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算得上是一无所有,而当时在内蒙的乳品企业有数百家,其中伊利集团此时已经上市多年,并且拥有完整的冰品、液态奶和奶粉生产销售体系,年利润达到八千多万元。

那一年2月,牛根生对负责市场、宣传方面的副总孙先红说:“我给你万的宣传费…我就要一个效果:一夜之间,让呼市人都知道。”

只有一百万却要达到一夜成名的效果,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匪夷所思的难题需要出奇制胜的解决办法,于是一次完美的“寄生计划”开始了。

几天后,蒙牛在路边竖起来他们的第一块广告拍,上面写着:“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当时内蒙古第一品牌就是家喻户晓的伊利集团,从这一刻起,蒙牛的所有宣传口号都围绕着“寄生乳业大品牌”来进行。

在蒙牛宣传册上印上“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在蒙牛冰激凌的包装上写道“为民族工业争气,向伊利学习”;

年,蒙牛更是花费多万元投放量多幅灯箱广告,在广告主题《为内蒙古喝彩》之下写了这么一段话:“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兴发集团、蒙牛乳业;塞外明珠辉照宁城集团、仕奇集团;河套峥嵘蒙古王;高原独秀鄂尔多斯……我们为内蒙古喝彩,让内蒙古腾飞。”蒙牛把自己和内蒙古的一些着名企业放在一起,提出共建中国乳都。

其实,蒙牛当时无论从历史、地位和规模上都不足以和这些着名品牌相提并论,然而蒙牛把自己和他们放在一起,是想让消费者认为,蒙牛和它们一样,也是名牌。

年5月1日,一夜之间,不明身份的人抡着棍棒将48块服务蒙牛的路牌,砸得稀烂。此事引起了内蒙古几乎所有媒体的报道。《路牌广告惨遭损毁》、《谁砸了蒙牛的招牌、《“砸牌”莫如摊牌》……各种报纸的报道和图片在社会造成了巨大反响。

6月份,《伊利蒙牛谁将挺立潮头》、《蒙牛挑战伊利》、《蒙牛在伊利门前摆擂台》……等文章再次进入千家万户,引发大家的思考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