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

影评作业

发布时间:2022/5/9 15:59:39   

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导演,当然我也不认识几个导演,更多的只是有所耳闻但没有接触过。聊聊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延续了是枝裕和以家庭为主线的故事,但故事中的主角们并非真的亲人,让他们聚在一起的是社会和命运加在他们头上的不幸,社会和命运对他们来说像是可怕的金枪鱼,而他们,无论是老奶奶,还是小百合,他们就像是小黑鱼报团取暖合在一起抵抗金枪鱼。诚然,他们展现着人性中有些自私甚至摒弃道德的一面,但这就是社会百态之中不可忽视的事实,这也不影响他们之间人性中发光的点。他们并不是亲人,他们大多仅仅是因为利益绑在了一起,但他们展现出来的相互的情感和短暂的温馨胜过了许多生活优越的家庭。全片令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片段正是一家人一起在屋檐下看烟花和接下去全家人一起去海滩玩耍。有时候我思考到底什么是人生重要的东西,到底是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是面对命运随遇而安用心体验生活珍惜亲友的心态,我想这部电影正可以给我一丝启发。另外,我个人很喜欢是枝裕和温情细腻又不乏力度的影片风格,看他的影片总让我得到一股无言的温暖,他的影片没有很强的戏剧冲突,在情感上也很克制,叙述缓缓进行,但就是有着让人想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他的影片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片,而是可以走进千家万户心里的一杯沁人心脾的淡酒。

寄生虫

奉俊昊的影片总是以魔幻的方式反映韩国许多社会现实问题。与《小偷家族》相比,《寄生虫》更为尖锐地直指社会阶层的差异和矛盾。与同样是反映韩国社会阶层矛盾的同期影片《燃烧》相比,《寄生虫》有更强烈的情节冲突。这种强烈的情节冲突既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又没有丢失在电影创作上的表达。作为商业片而言是一种成功,作为一部作者电影而言这也是一种成功。再说回电影情节,底层的主人公欺骗、偷窃甚至杀人,但是如果命运像中上层人士一样、如果社会更加公平,谁愿意背负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标签,谁不愿意做一个风度翩翩、文明礼貌的绅士?当然,也许人性中的不好不仅在落寞时会有所体现,即使是在有身份有地位有金钱的时候,人性的恶也难以被大把大把的钞票所覆盖。

何以为家

这同样是一部反映底层人民的困苦和无可奈何的矛盾的影片。我注意到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逆光镜头和手持跟拍镜头,大概是为了渲染氛围。这部影片是一部优秀的影片,但我在这部影片里不仅看到了中东底层人民在现实和战争中所遭受的不幸,也看到了发达国家对第三世界人民生活高高在上者的傲视和对外宣传。为什么叙述者的角度理所当然地认为去到发达国家会对赞恩的人生更好?难道发达国家就是比赞恩的故乡更好吗?当然,作为赞恩的个人选择,这无可厚非也无可指责,赞恩完全有权利去做这个选择,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似乎故事的矛盾不在这,难道赞恩去了发达国家他的父母就不会继续生下下一个孩子了吗?赞恩去了发达国家,那还有千千万万留在黎巴嫩的赞恩呢?难道也都去发达国家?那么谁留在黎巴嫩让这块土地变得更好?又到底是谁在阻碍这块土地变得更好?这些问题对我来说自然没法有明确的答案,但是却值得我深思。

心迷宫

我并不是很了解悬疑片,但是我觉得从悬疑片剧情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情节似乎不难猜,所以我猜电影的重点并不是悬疑,而是表达导演的思考。影片视听语言上给我感觉有许多长镜头,其他特点受限于水平,我也不太了解。电影带过了许多社会问题,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影中各个角色所做的选择——一个一个两难的选择。我们认识一个人,从来不应该用这个人身上善或恶的标签来认识,当然也不应该用任何一个标签,因为善人所行的善,并不是善人生来就善,也不是善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是经过内心挣扎之后所行之善,恶人也并非简单一个“恶”字能概括的。因为每个人都曾在道德法律和自身利益之前挣扎犹豫过,未来也将继续在此之间犹豫并做出选择。我们应该学会理解世界上各种奇奇怪怪的人奇奇怪怪的事,并让自己尽可能做出无愧内心的选择。

天堂电影院

长影评的作业,我想选一部我最喜欢的电影,但是哪部是我最喜欢的呢,要说第一部给我幼小心灵带来极大情绪震撼的电影,那是经典到掉牙的《肖申克的救赎》,但是要说哪部电影让我意识到电影的力量、让我感到电影是一种人生追求和感情寄托,大概就是托纳多雷导演的《天堂电影院》。

《天堂电影院》主线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多多从家乡影院放映室经历许多事成长为著名导演的故事,阿福瑞多作为多多的引路人,对多多关心照顾,以亦师亦父亦友的关系陪伴着多多,与多多聊天,教会多多放电影,看着多多遇到爱情,又劝说多多放下爱情、走出小镇去追求热爱的电影事业。而当多多功成名就还乡之时,小镇物非人也非,阿福瑞多去世了,儿时的天堂电影院也被拆了,只剩多多一人在空荡荡的私人放映室看着阿福瑞多为多多留下的电影胶卷。故事缓缓到来,观众的情绪被慢慢牵着,有时又是观众在期待着什么,代入主人公想让一切快一些或慢一些。

令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有三个,第一个是阿福瑞多将电影放映机照到室外对面的墙上,大家开心驻足观看,但是当放映室起火,还记得阿福瑞多在放映室的只有多多一人。这样的情节让一个喜欢电影的人既感受到大家对电影的热爱从而获得归属感,可是又会发现这些热爱电影的人也许只是热爱电影情节而非怀着一颗热爱世界的善心。

第二个是阿福瑞多要求自己唯一的朋友多多离开小镇,放下曾经的爱情,放下亲人,同样也离开他。“我不要再听你说话,我要听别人谈论你。”对于多多来说,放弃曾经的一些东西去追求未来的一些东西并非一个容易的决定,而对于阿福瑞多来说要求自己唯一的朋友为了前程离开小镇离开自己也绝非一个容易的决定。有时候我们会问:“爱是什么?”阿福瑞多里给出的答案是:爱就是放下。放下自己的过往,放过自己,去追求一个也许并不美好的将来;是放下小镇里自己唯一的朋友,不是要求他陪伴在身边,而是希望他有个自由和美好的前程,看着挚友好,看着爱着的人好,自己便感觉到心安。火车站上,最不舍得多多离开的或许就是阿福瑞多,但阿福瑞多却是表面最平静的,而神父匆忙赶来与多多说的再见,正像是阿福瑞多心中与多多说的再见,这是一声饱含不舍,但更多还是祝福的再见。

第三个便是经典的吻戏放映镜头了,多多看着电影荧幕为世界贡献了一个又一个浪漫的吻,自己却为了电影事业失去了那一个单纯而又深情、简单而又热烈的吻,再加上世事变迁,如今自己有看不完的电影,却没有当初背着妈妈偷偷去影院看电影的心情了;虽然可以拍电影,但却不能与阿福瑞多一同在放映室一边给观众放电影,一边聊天了;虽然有无数的情人,可是没有当初那个不顾一切的为那份简单的喜欢彼此奔赴的那个人了。

据说《天堂电影院》是导演托纳多雷根据自己的经历所改编的电影。托纳多雷影片的镜头语言给人的感觉大多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旁观者视角,而《天堂电影院》却不这样,《天堂电影院》的镜头语言给人感觉观众在亲身经历这一些,有时候像是丢掉了导演多年的创作习惯,不受约束地倾注创作热情地进行创作,像是作家丢掉了多年的写作习惯,满怀感情地进行自由地写作。《天堂电影院》正像是托纳多雷送给为电影事业付出的电影人和热爱电影的热门缓缓书写的一封情书,也是献给电影本身的一首赞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